《追梦无悔》之28
夏天是少年儿童的黄金季节,到处是天堂和乐园。玉带河里戏水捉虾,翠屏山上渎佛捉蝉。西沟崖上摘桃夠枣,东沟兵交坷垃两岸。
然而,这天马行空草长莺飞的美好岁月,随着一个过早降临的梦想,便一切结束了。
一天早饭后,荻芦象往日一样去隔壁找大牛。只见大牛换上了只有过年过节时才穿的那件新衣服。胸前斜挎一个崭新的篮色书包,一脸的灿若朝雫。说道:“兄弟,从今往后咱俩不能在一块玩了,我要上学了。"荻芦听后满脸不悦,若有所失。这时
大牛的娘迟余氏说:”别难过,二牛不上学,你可以找二牛玩。"“二牛哥怎么不上学?”荻芦问。迟余氏大娘道:”他得割草拾柴,什么时候三牛也能割草拾柴了,他才能上学呢!“荻芦双眼撒逛了几圈不见二牛踪影,问二牛干什么去了。三牛在一旁边学着边笑着说道:“挨了一巴掌,连碗里的糊粥都没喝完,就撅着嘴背起草筐奶x奶X地走了。”
荻芦还没进过学校门,思谋着跟大牛走一遭,看看里边究竟是个啥样子。于是象跟屁虫一样随着大牛屁颠屁颠走去。街上遇到从不同的胡同里走来的小朋友,有的早就认识,有的未曾谋面,说笑打闹着就到了学校。大庙堂如鹤立鸡群般耸立着,顶上抖动着几根青草,灰色的房脊已无光泽,香火的痕迹只能存在想象里,这是高年级教室。几栋平房散落在不同的院落,它们的历史远不如庙堂久远,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期先后建造的,普通,却也坚固。它们是从一年级至五年的教室和办公室。
校园里热闹非凡。偌大的操场里活动着高矮不等穿戴各异数不清的男男女女。玩单杠的象转动的飞轮,玩双杠的似张飞偏马,跳沙坑溅起的粗沙象散花四射:,美丽的毛毽幽灵似的从一人脚上愉快地飞到另一个人的脚上,余音袅袅的号声和婉转飘渺的竹笛……突然响起了清脆的穿时越空的钟响,操场上的男女纷纷跑进各自的教室,操场倾刻变得一片宁静。而教室里则传来或读书声,或抑扬顿挫的讲话声,或琴韵歌声。大牛和荻芦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他们被深深摄住了。他们跟着报名的其他孩子们来到一栋坐西向东的房子前。透着缝隙的石头墙上贴着写有"新生报到”字样的红纸。接收他们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教师。乌黑的短发,美丽的眼睛,亲切的面容,磁性的声音,标致的身材,尤其嘴角上那颗动人的美人痣,给人一种见了就难以忘怀的印象…孩子们排着队,挨着号一递一个走到她跟前,她询问每个孩子同样的问题,并不时在本子上记下些什么。得到她的首肯的人便可以坐到教室里去。
轮到大牛了。女教师看着面前这个粗壮礅实憨态可掬的半大家伙,爱怜兮兮地问道:”什么名字?”大牛挺直胸脯响亮答道:“报告老师,我叫余大牛。“女教师噗嗤笑了。
“要报你的大名。”
"我爹还没给起大名哩。”她问了大牛弟兄们的情况,沉思片刻,自言自语道:大牛、二牛、三牛,好家伙,三头牛!想好日子都想疯了…可见是个有梦有抱负的家庭。于是对大牛说:"大牛同学,你们兄弟仨的名字我一并想好了,“耀、中、国,光耀中国之意,你看如何?"喜的个大牛直拍腚转圈叫好。从此,牛兄牛弟们便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子:余泽耀,余泽中,余泽国。
又问:"今年几岁了?”
答:"报告老师,今年九岁了。“
接着又问父母的名字职业,最后是几道口算题。
女教师先给余泽耀出了两道十以内的加减法,这决对难不到这头健壮的牛。女教师又出了个IO一一20的加减法。她说道:”泽耀同学,7十8=?“这下把大牛憋住了,说了几个答案都不对。他灵机一动,转身对荻芦说:"兄弟,借我一只手用用。”他想数手指头。荻芦悄声道:“不用数指头,答15就行。"女教师又出了道I6_9=?大牛欲如法炮制,却被女教师发现,温和里带着几分严肃。说道:"这样不好。做学问做人要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记住了?好,进屋等着去吧!“于是,这位乳名余大牛,学名余泽耀的就成了玫村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下一个是荻芦,不等女教师开口提问,荻芦便连珠炮似的答了出来。女教师非常满意,抚摸着荻芦的头皮夸道:”好个机灵鬼!”又问了几道口算题,依然对答如流。荻芦被女教师夸赞愈发得意,说道:“这算什么?我还会好多歌呢!“女教师道:“那就唱一首呗。“荻芦唱的第一首是“全世界人民団结紧”
嘿啦啦啦啦啦,
嘿啦啦啦啦啦,
天空出彩雫呀,
地上开红花呀,
中朝人民力量大呀,
打败了美国兵呀,
全世界人民拍手笑呀,帝国主义害了怕呀,全世界人民团结紧,誓把反动势力连根拔那个连根拔!
第二首是”小放牛”
赵州桥儿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
什么人骑驴桥上走,
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
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
玉石的栏杆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女教师对这个"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机灵鬼的表现感到吃惊。她问荻芦这一切都是跟谁学的,当他再一次提到母亲的名字时,女教师晃然大悟似的自语道:怪不得,怪不得,你原来是识字模范的儿子啊……荻芦望着女教师那双美丽慈祥的双眼,只等她一句首肯便准备跑进教室。但女教师却说:"孩子,今年学校里规定的入学年龄是八周岁,两年以后你再来吧,到时候我亲自领你到教室里。”
荻芦没有哭,他没哭的习惯,但死死抓住门框不撒手,谁劝谁说也没用。真算是:
沾边讹四两一一赖上了!
正在一筹莫展,无计可施之际,不知哪一个好事之徒从什么地方请来了华田佑。儿子见了父亲就象耗子见了猫,乘乘地,顺条顺流地跟在后边回了家。回到家来,父亲二话没说,脱下一只小船似的臭鞋,照准儿子的屁股雨点般揍了二十下……挨揍的觉着疼但不累,揍人的不疼但觉着累。气喘吁吁的父亲刚一歇手,儿子便箭一般窜出门外又奔向学校,依然死死搬着门框……
华田佑抱歉地对女教师说:“我教子无方,对不住老师,打罚但凭处置,我绝无二话……“
事情的处理是这样的:老校长一一一位慈祥的张老头法外施恩,破例收下了这个桀骜不驯的小家伙。于是荻芦成了玫村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位"赖“上的学生。
冬去春来一年又一年
日出日落一天又一天
弹球打尜捉魚捞虾
一件正事也没干
登山攀岩网鸟掏蛋
到处留下脚印一串串
美丽的玉带河
巍峨的翠屏山
她是玫乡儿女终生的陪伴
想忘记偏又易记起
梦般的岁月金色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