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游人世,穷富自渡
原创:随笔
作者:道之
若干年前,陪同总经理去皇冠工厂开会。
厂长宴请来自各地的经销商,有带着夫人的,有带着秘书的,看上去都是端庄优雅富裕而又有涵养的城里人,有贵族的绅士和贵夫人及娇小姐的风范。
说到身份职衔,我大概是最卑微的一个,又是来自农村的,那时候的城里人还是瞧不上农村人的,包括我们的能说会道,貌美如花的赵总,不自觉的也流露出这样的偏见,并且她说讨厌贫苦自卑的农村人自尊心的敏感,她经常骂人的口头禅就是“农民,土包子,土鳖”之类的瞧不起的损人的话,那时农村人跟城里人界限分明,有对抗情绪,我与她也是,经常在一起抬杠。
现在看来,她当初之所以带着我去参加经销商会议,是因为工厂的领导,从厂长到董事长都是农民出身,说农民跟农民好沟通,不会产生秀才遇到兵的尴尬局面。
她的想法是对的,我代表她发言,而且我是具有鲁莽精神不怕牺牲的敢于言论真实的人,以她的意思,我会耍棒能正中对手软肋,我不知道自己有这能耐。
那种有钱人的客套和高贵我又学不来。赵总敬酒是称呼对方为某某夫人,或某某太太,讲的很自然优雅,我端起酒杯只喊“对门”,被赵总批评有失礼仪。
这样的笑话我闹了不止一次两次,她尊称对方显的很平等,我喊对方为“夫人,太太” 就有一种女仆对主子的谦卑,是不平等的,所以我很反感,这又是城乡之间的区分,大概是跟泥巴打过交道的缘故,总脱不了那份土气。
赵总是北京人,比我大八岁,人到中年,一双手细腻白皙,一看是长期从事脑力劳动,没干过体力活,依旧少女一般,而我这年轻人,大概跟泥土打交道的缘故,粗糙黝黑,犹如老妇人的手,这就是城乡的差别。
这场合实在令我有些不自在。好歹厂长也是农村人出身,有农村人的朴实和敏感,大概也受不了富家人的所谓礼仪客套的做派,我们两个反而还能在饭桌上无所顾忌的谈笑风生,也不顾及那些人的诧异,他倒是把我这个最卑微的一线员工当做座上宾,敬酒请菜,关怀备至,把这些体面的城里人冷落一旁,中午宴毕还亲自带我一个人去生产区参观 ,给我讲解瓷砖的生产常识。
使我很扎实的补了瓷砖生产过程这一课。他讲解的生动幽默,浅显易懂。 至今想起来,我还觉得这个厂长很有个性,不畏权贵,对普通人平易近人。
我那时年轻气盛,在经销商会议上针对工厂产品及服务提出很多尖锐的问题,发泄一下自己面对销售困境的牢骚,以为把工厂的领导都得罪了。
厂长说经销商老总们顾忌情面,不敢像我一样直陈事实,面对真相。
就说印刷的资料堆在工厂库房里,被我瞧见, 不知何故,不肯发放到我们第一线,如今产品代谢很快,资料随之淘汰的产品而淘汰,就成了废品。
这个意见一提出,得到所有经销老总们的响应,随即给我们北京批了二百本。
总经理说我善于放炮,发言尖刻,这也是农村人的特点,耿直不伪装,正是她想说而不敢说的,说是沉闷的铁屋子我绝不是能安于沉睡的一个,一定是要起来捣毁开窗的一个 战士,我还真不知道自己有这能耐。
这是她带我参加这个会议的动机,放的炮能炸一个出口,这效果她很满意,她口才出众,反应敏捷,思维缜密,可在那个场合顾虑太多,反而什么都解决不了,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及至我到了总经理这个岁数才知道什么是分寸,可悲的是知道分寸以为圆通,实质对于无奈的事懒于争取,任期自然发展,渐渐陷于沉默,不敢放肆撒泼了。
在城市苟活了二十多年,却依旧脱不了农村人的土气和犟直,依然叫不出对于富贵人的尊称。
不是喜鹊发不出喜庆的声音,不是夜莺唱不出动听悦耳的歌声。 不是富贵人装不出富贵人的样子。
平民百姓就是平民百姓,上不了台面,讲究不了高大上的礼节,这真是小农民的思想意识。
后来也想通了, 行游人世,贫富自渡吧,各在其所,自在舒心就好。
就像自然的各种花朵一样,有雍容富贵的牡丹,也有淡雅清新的菊花,长寿花红绣球之类的。




作者简介:周道芝,笔名:道之,网络昵称:道之轶事,爱好:阅读经典,看老电影,旅游,写作(体裁很杂,诗,散文,杂文,小说,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