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怕生错命(十五)
文/梁测
梁忠军的又一封来信使梁忠实以及梁家所有的人都为之振奋,为之高兴。梁忠军被调到了乌鲁木齐市铁路公安局工作,还任了个职务。但当兵几年来一直没探过亲。他在信中一是关心老母亲的身体,说自已不在母亲身边,就请家中的哥哥妹妹们替他多多照顾老母亲。老母亲的生活费由他每年寄回家;再一个就是关心三哥的工作和婚姻。说三哥老大不小了,也该成个家了。他说他很好,让家中人不要替他操心。
梁忠实给兄弟回信说:“老母亲很好,请你放心工作。家中兄弟姊妹几个呢,哪能要你给家中寄钱?你省钱留自已结婚用吧,我们离你老远也帮不上你什么忙。我自已的亲事不忙,还没有合适的哩!”
其实有一个姑娘,对梁忠实心仪已久。
她叫张贤芬,是临近张家庄大队张支书家的千金。张支书和田不洼大队支书吴有民是老战友老同事。贤芬姑娘聪慧贤淑,天生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读书读到初中,在大队里做个赤脚医生。吴支书很喜爱,就认她做了干女儿。吴支书家也有一个女儿,叫吴二朵。和张贤芬又一起在公社中学读过书。他一个女儿不嫌少,俩个女儿不嫌多。贤芬经常到吴支书家串门。梁忠实做教师那年夏天放署假,应吴支书的邀请,到他家指导儿子的学业,正好张贤芬也在他家和吴二朵小姐谈工作。梁忠实上身穿着未婚妻杨素珍给他买的白的确良衬衣,下身穿着浅灰色的裤子,高高的个子,白皙的皮肤,长方脸,蒜头鼻子,浓眉下一对大眼睛炯炯有神,大而直白的嘴角边漂亮的曲线传情而生动。只是较长的黑发,给人感觉出像个艺术家一样,有着一种特有的气质,还有那么一点年轻人放荡不羁的个性。张贤芬呆呆地看着这个陌生的男孩,好像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似的,那么亲切,那么接近。吴支书盛情地留小梁老师吃午饭,说:“家中有客人,就顺便在这儿吃点饭,也不为你做个哈,你暑假里来为我们孩子补功课,真是千恩万谢了。”吴支书盛情难却,梁忠实只好坐下来在他家吃午饭了。
饭桌上张贤芬小姐窥着文质彬彬,温文儒雅的梁老师,吃饭的筷子竟掉下了地。吴二朵见状差一点没笑出声来。饭后,吴二朵和张贤芬开玩笑:“张家大小姐莫不是,看上我们田不洼这儿的“美髯公”了吧!”把个张贤芬的脸羞的粉红端端的。
“老同学,还是到同学堆里挑一个吧。人家梁老师可是有心上人了。”吴二朵站着照镜子,一本正经地对张贤芬说。
张贤芬“唉!”的叹了一口气,好象什么东西失落了似地,一把抢过吴二朵手中的镜子孤芳欣赏起来。
“文化革命运动”开始后,张支书也被造反派揪出来批斗,最后还把他送进了劳改农场。他的女儿医生一职也被人革了。以后张贤芬也来看过她干爸和老同学,也听到了一些当年那个梁老师的遭遇,她深表同情。有一回,梁忠实和梁忠梅兄妹俩到他们大队演出,她也看了。她从梁忠实的演唱风格上,更看出了这个小伙子不凡的傲骨,和对生活执着追求的精神。她和梁忠实是同龄人,她深深地理解他心里面想要的东西,可惜无缘在一起。
张贤芬始终不肯嫁人,她也不知道今生今世能和谁共度春秋?只是在等———
前些日子的一个晚上,已结过婚了的吴二朵,买了几样礼物来到梁忠实家,说是感谢梁忠实在他爸爸危难时帮过她爸爸的恩情。提到梁忠实帮了吴有民支书等一帮人,事实上确有其事。要不是梁忠实撕掉了“田不洼大队文革副主任,兼红卫兵副大队长李红兵他们几个整理的一批黑材料,可能吴有民支书的日子还不好过呢!就说张家庄大队张支书吧,现在可能在某个农场实行改造哩,他女儿的医生一职也因受她父亲的连累被人革了。吴有民因查不出什么证据,过了那阵子,还继续做他的支书。吴二朵也到了大队做了赤脚医生。”
梁忠实坦然一笑地对吴二朵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感谢!”
吴二朵又把话题转到了梁忠实的婚姻上,梁忠实一笑而之。在灶房忙着给客人烧茶水的梁母接过话题:“您要是看和我们家忠实合巧的,就给快快嘴,请您吃喜酒。”吴二朵笑笑出去了,临出门时还拍着胸脯对梁母说:“您老放心,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田不洼大队西临大运河,东临一往无际的湖荡,这片沃土就象个元宝鼎似的凸于苏中平原上。干旱的年代干不了,水灾的年代淹不了。但是逢到收成不好,田里的庄稼长不起来,烧草就成了问题。田不洼这儿的男人有的是办法,他们就到湖荡地区去采蕻回家烧。蕻,就是湖滩边的土。这些土由于芦苇的根交差相错,形成了一块块像弹簧垫子似的,软绵绵的,采回家在日光下晒干,然后用风箱拉风,在锅堂里烧,火苗旺旺的,一刻儿一锅饭就烧好了。
由于田不洼这边离湖荡较近,村庄河流交织,行个船很方便。几个男社员早上撑着船出去,晚上就会运着一船蕻回来,足够几家烧个十天半月的。每年到了冬季,湖荡水干时,田不洼大家小户都要去湖滩装一船蕻回家,过寒天再过年。都是生产队长领头,每家每户挨着来。
作者简介:
梁邦华,又名梁测,曾用笔名丁河人,梁宸华,网名:枫林晚,爱生活,金玉良言等。1964年春生,江苏宝应黄塍人。自幼酷爱文学,虽经坎坷,但追求文学的理想绝不放弃。2008年起开始在网上写作,以微型小说见长,出版发行了《梁邦华微型小说作品专辑》,有作品收录进《宝应微型小说25家》,多篇文学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精选》。长篇小说《不怕生错命》由中国团结出版社出版。有诗作散见于《诗中国杂志》,《故乡就是那红高粱》入选《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宝应乱针绣》上榜《当代华语诗歌精华》。
现为《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小说主编,起点中文网《悠悠岁月情》签约作家,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宝应县作家协会会员,宝应县微型小说学会副主席。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小说主编梁测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总顾问:千野(知名作家、诗人)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马俊华(暮雪诗刊创始人)、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禾之晓
诗歌主编:柳音
朗诵主编:柳音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