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国春秋 ⊙ 醉风楼笔记 》
文 ⊙ 醉风楼主人

余外公姓兰,外婆熊氏,籍贯宜昌,皆生于民国八年,解放时刚三十岁耳。
余自幼喜读史,对旧时之事颇有兴趣,时常问询长辈,以下几则故事乃外公外婆健在时语吾,真伪莫辨,故且听之。

民国二十九年六月,倭寇侵占宜昌,外公外婆抛家离业,抱着不满周岁的大姨随人群逃难回宜都老家。宜都至宜昌相隔四十余公里,今仅半小时的车程耳,然当年崇山峻岭、道路狭险,三天三夜方走至西湖熊家台子外婆娘家。立足未稳之际,倭寇旋踵即至,逃难的人群均嫌余大姨哭闹,恐为倭寇所擒,皆不欲与余外婆一起避难。无奈,外公在红薯地里挖一地洞,外婆勉强得进,上盖一木板,覆土,外婆吻大姨“菩萨保祐,万不可啼哭矣”,江南多竹,外公则躲入竹林暂避。听得外面杀声震地,哭泣连天,外公正自惴惴难安,突一刺刀抵至胸前,定睛一看,原是一倭寇逼近矣,外公言“常听得日寇凶劣事迹,吾思今日必死矣”,余疑问“为之奈何,倭寇未杀外公焉?”,言讫自感失言,“外公不存,焉有余母,未有余母,岂有余哉!”,外公言此寇戴眼镜,似倭国一读书之人,操着半拉子中国话“你的,良民,鸡蛋的干活”,比划半天,外公方悟,其意让其进屋去拿鸡蛋,外公无法,带至一民居,鸡蛋没寻着,油盐倒全拿去矣,乃放外公脱走,万幸!万幸!近读倭史,晓有一大阪商贩师团,装备虽良,但做生意的本质犹在,不似平常倭寇万恶,此寇是乎?。倭寇走后,外公方至地中寻得外婆,时大姨犹酣睡中,经此劫难,乃感叹此真天意也。外婆亦曾语吾“日本小鬼子坏透,余躲至河这边,他们在河那边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临走还挑着抢来的鸡鸭腊肉、驱猪赶牛,看的清清楚楚,天杀的小鬼子!”外婆文化不高,言语中宣泄着愤怒!

外公好厨艺,民国时在宜昌小北门开饭馆,外公主理,外婆帮厨,50年代公私合营时饭馆上交国家,外公外婆则靠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余曾问外公“外公见过国民党,果如电视上作恶焉?”,言“坏透,其所为有过之而无不及”,余又问“有事实乎?”,公言“但说一事,吾自开饭馆,从未见过国民党的兵痞吃饭给钱,更不得问,问就挨一耳光,还吃拿卡要,这样的党怎会不亡?”,余听之感慨颇深。
又某次看电视,中有一产妇,哭号连天,痛苦不堪,外婆咕噜着“现在的女人,生一个就要死要活的,我生了这么多,也未及此也”,盖我母姐弟7人,尚有4人未得活,前后共有11子,若外国,当评英雄母亲也。
余外公85高寿离世,外婆亦95岁无疾而终,岁月将抹去那辈人的痕迹,但抹不去他们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