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蝉相伴佛慧山
秦义玲
要么读书要么旅游,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
爬山去吧,做这个决定是昨晚看到的活动通知后。
佛慧山,名字中透着佛性与智慧。下车在马路对面远远看见绿色植物培植起来的佛慧山的招牌,眼前一亮: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佛慧山。

跟着大多七零后,八零后的“尼粉”们,我算是大姐大级的。酷热的天气是挑战自我的冒险。
一个大家称为老道的领队,带领大家直接从“皇宫”左边的小路爬上。山下的一段路高高缓缓,熟悉的树和路,顽皮的石子和龇牙咧嘴的峻石给自己开几个玩笑,打几个踉跄,有惊无险。一路松柏,荆棵,野花,蝉鸣相伴,花香鸟语一般的世外桃源。
去平顶山,走的直上直下的最陡峭的山路。这段路,裸露着松柏的根,攀枝错节,抓着枝干,只顾向前,别向后向下看,一位年轻小伙手脚并用,回来道出自己恐高的秘密,只能像猿猴那样上山。汗流浃背,汗如雨下,一点都不夸张。坚持,歇息,坚持,再坚持……最终,我们站在高峰之颠,一览众山小的痛快。
曾经来过一次平顶山,故地重游,看到那树林里的石凳,石桌,单杠等,像见老朋友的感觉。那个小寺庙翻盖一新,还有一条新修的人工道,两边砌着石头中间铺着细碎的石子,打听一位七十二岁的老者,他说是延伸到开元寺。后来我们下山所走的路几乎是新修的,惊叹人类的智慧和园林工人的艰辛!
在一片松柏林里休憩,十几个人自我介绍。读书分享。我读了渔樵的《生活无处不太极》,富有人生的哲理,写得很精彩。大家从手机找出精彩诗歌,富有哲理的小文,声情并茂地朗读,老道还教给如何发声,德生老师现场发a及其相关的韵母的发声,词汇,绕口令等练习普通话的文字,每天半个多小时,坚持三年。说到坚持,好像他们推崇这个理念,老道爬佛慧山三十多年,每周都来,每条道轻车熟路,牢记于心,就像地图一样熟稔于心。里面竟是高人,佩服!
大家围在一圈,席地而坐,就像孔子讲学。有朗读的就站着,为的气息顺畅,你愿坐着也可以,这里是自由的,就像眼前的花草树木,愿意高就高,愿意低就低,想开花就开,想只长叶也没人管。我双脚蹬着一棵松柏的根部,看着树上的蝉蜕,一个、两个……一会又看到黑黄枯叶土里一个硕大的土鳖露出身子来,莫不是也来听听这首小诗?打动了它吧,一会它又迅速把自己藏起来。听着有意思的朗读,大口吐纳,呼吸松柏荆香的空气,吸收大地的精华,享受太阳的爱抚,清风送爽,想想就醉了!
寻一处远方,放飞心情。这远方就在佛慧山上。寻一处幽静,听蝉鸣超然。仁者乐山,这山有佛缘,我与山有缘。
饭后,有在吊床上享受神仙般的小睡,有伏地而卧,接接地气。我摘树上的蝉蜕,看到过路的俩驴友捡了两塑料袋,说回家泡水喝。我知道它是味中药,捡一些图个好玩,或许还用上排场,就更好了。
下山,踏着脚下的条石,踩着高低错落的木栈道,扶着结实光滑的扶手,感叹园林建设者们的智慧和付出的心血,当我们享受这片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时候,别忘了除了脚印和笑声留下,把垃圾带回来哦。
【作者简介】秦义玲,女,山东济南人,山东省散文家学会会员,文学爱好者,散文、诗歌等多见《当代散文》《济南日报》《齐鲁晚报》等报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