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无悔》之27
玫村小学有悠久的历史,曾为玫乡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它在一座庙坛旧址上辟就。所谓的籃球场,只是在一块空地上埋了四根木柱,每两根木柱上钉着一块破木板,破木板上镶着一个旧铁环权作球筐。
球场上己有人在玩。篮球在地板上嘭嘭的弹跳声,篮球砸在篮板上哐哐声,以及人们的言谈笑语呐喊声,有节奏的步伐声很远就能听到。
他们是刘传盛、耿旭胜、耿铭星、刘广廷四人。刘传胜埋怨道:”吉宗,你怎么才来,怪麻利的人变得粘糊起来?”吉宗道:"再粘糊还比得过‘刘粘‘了?"大家笑了一阵子。华吉宗说的这个”刘粘“是玫村一个叫刘广带的村民,刘粘是他的绰号,绰号后边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刘广带的新婚之夜,好歹等客走席散后进入洞房,宽带解衣,吹灯拔焟,猴急睡觉。新娘子故意道:”不做做准备工作?”新郎官才忽然想起有一泡憋了很久的尿需要解决,因兴奋点转移给忘了。于是下床急往院子里的厕所走去。谁知左等不归,右等不回。新新娘子纳闷去看个究竟,发现丈夫手托老二合撒不止,新娘子问新郎在干什么,新郎答道“也不知道被什么粘糊住了,越着急越尿不出来。”此话被听房的好事之徒听到并传了出去。从此以后,十里八乡只知玫村有个”刘粘糊",不知刘广带是何人?后来"刘粘糊”又简化成"刘粘”。
先来的后到的共有八个人,打全场人不夠,就打半场吧。刘传盛、华吉宗是篮球赛的组织者,他们商量后决定玩半场球。恰在这时又进来两个人,大个子是余成振,小个子叫尚序炳。余成振,鼻梁高挺,二目有神,身材标致,是一个美男胚子。尚序炳,矮个,塌鼻,目光含蓄,实难恭维。华吉宗道:“瞌睡送来枕头一一太巧了,正缺你们俩呢!“尚序炳道:“今天真不行,有要紧事哩!"
原来,这尚序炳的父亲是玫村小学的副校长,虽然学校放了假,还是三天两头地往学校里跑,他记掛那些桌椅板凳门窗户搭。今天尚序炳是代父视事,发小余成振是陪同前往。刘传盛说:"多大屁事,比老同学的脸面要紧?”难拂老同学脸面,加上二人同是篮球爱好者,终于经不住刘传盛的三言两语连讽带剌,便束带紧衣入阵参战。
原来尚、余二位与刘传盛、华吉俭、华吉岚、华吉繁、耿旭胜他们是同班同学。同一天小学毕业,同一天进二百里外的省城赶考,不同的是运气不佳,名落孙山。这使尚序炳副校长的爹面皮上有些掛不住,尚序炳的屁股上结结实实挨了一顿臭鞋底。从此尚序炳别说看见这些省城读书的学生,就是路上碰见个穿学生服的,胸前带着校徽的,便心生无名之火。但此人又有一个过人之处,那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这大概又是深受儒教熏陶所致。
一场精彩的篮球友谊赛开始了。
刘传盛是中学生队的场上队长。调兵遣将,前进回防,左冲右突,胸有成竹;华吉岚身手敏捷,弹跳有高度,运球有速度,球过中线,三环两绕,虚实结合,三步垮到篮下,起跳触筐,灌篮而进,无人能挡;华吉俭,沉稳大气,真假难辨,以逸待劳,以巧胜拙;华吉繁纤巧细腻巧妙配合,及时补位;耿旭胜圣手神投,无论边线,中线,手起球拋应声落网……
再看小学生队。
华吉宗即是指挥者又是强有力的中峰。象辆坦克,攻守兼备,无论巧取还是豪夺总占上风;刘广廷原就是短跑冠軍,才在前场掩护倏又来到后场联防;余成振熔稳准狠于一炉,攻若猛虎,守若泰山;尚序炳则化劣势为优势,挤腋钻胯,见锋插针,滑得象泥鳅,精得象猕猴;耿铭星虎背熊腹,猿臂狼腰,技术全面……
激战两小时,胜负难分,伯仲莫辨。人人汗如水洗,个个热如气蒸,你看着我喜,我看着你笑。
不知谁喊了一声"还等什么,玉带河里冲浪去!“
玉带河水波连波,芦苇荡里野鸭多。一个猛子扎下去,鲤鱼蹭腹吓啃脚。
扒了屁股跳到玉带河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回到岸边穿上衣服又有了省城洋学生和乡下小学生的区别。这区别来自于那身校服和别在校服上的那牧闪光发亮的校徽上。细心的刘传盛发现了某些人的不悦。他提议道:我们是玫乡儿女,玉带河河水把我们养大成人,翠屏山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共同的爱好把我们连结在一起,我们撮士为香,指天发誓:今生今世永做哥们兄弟,天涯海角互勉互励,官绅布衣提携互济,建功立业,为国为民。跟着共产党,跟着毛主席!
同意的撮士为香,指天发誓。于是十人纷纷跪倒在地,完成了神圣的宗教般虔诚的仪式。
玉带河畔响起了流行在那个时代的豪迈深情的歌声:
密云笼罩着海洋,
海燕呼唤暴风雨,
你是最勇敢的一个,。
不管黑暗无边,
夜雾茫茫,
从不停息你战斗的号召,
从不收起你坚强的翅膀,
在南方,在北方,
从中原到边疆,
你响亮的歌声,
鼓舞着斗争中的人民,
温暖着受难者的心。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
我们光荣地生活在你的时代,
学着你的榜样,
跟着你的火炬,
走向光明幸福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