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中的格裙子
文/胡海宏
结婚20周年纪念日那天翻看电脑上存的老照片,发现那时候的穿着是朴实的,眼神也是质朴的,偶然间看到2009年的学校元旦联欢会,会上的节目众多,主持人热情洋溢,穿插的游戏生动有趣,自己也曾在节目中表演了小品,看看那时候的自己,很幼稚的样子。外甥曾经笑我说:“老姨,你演学生不用化妆,演老师得需要化妆。”我哑然失笑,外甥的话真的是一语道破天机,我确实是一副学生模样,那身学生的校服穿在我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嘻嘻,过了这么多年,我想如果我还没有变化,那就太让身边的人和自己失望了,真真对不起自己。
于是就赶紧去逛服装店,一顿疯狂购物,看着成熟一些的衣服,就往身上试,可是外表的成熟毕竟掩饰不了内心的天真,这种购物的疯狂劲也许还是不成熟的表现之一。有一套衣服上衣是领口可以打蝴蝶结的白衬衫,下身是那种摆很大的黑短裙,试穿在身上,加上发卡和披肩长发,好像真是个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女教师,然而不行,再看看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想想还是算了,已经到了不适合穿这样衣服的年龄了,店主说很好看,穿上显年轻,对着镜子转了几圈,最后还是放弃了,没有勇气穿了。又想起了去年买的那件浅蓝色牛仔背带裤,就没敢上班穿过,只在晚上去遛弯儿时才鼓起勇气穿一会儿,还生怕碰见熟人,怎么就到了有些衣服不能上身的年龄了呢?真的是不知不觉啊!
到现在还记得小学的时候,二百货当时还开得很红火,很多衣服都高高的挂在上面,其中有一套蓝格子的连衣裙很漂亮,特别喜欢,售货员很费劲的用挑杆挑了下来,穿在身上试了试,很合身,因为价钱贵(当时只要几十块钱),就没舍得买,后来这条格裙子就永远留在了记忆里,一直都是那么美的感觉。还有一次,去科右中旗逛街,看中了淑女坊店里的一件红格子马夹,红黑相间,颜色很正,精致小巧,和我原有的一条红格裙子很搭,试穿一下,也特别合身,一问价,108元,觉得贵,也没有买,回来之后,多次逛县里的精品屋,都没有找到那个样子的马夹,于是就成了心中的遗憾。每每和一起共事的妹妹说起这件事,妹妹都会劝我说以后碰到喜欢的就买下来吧,省得留下遗憾,听了妹妹的话,就觉得说得有道理,可是竟然也落下了一个毛病,看到喜欢就买回来,有的竟然放在那里好久都不穿一次,当时买下来的动机好像就是为了不留遗憾似的,哎!
记得儿子小的时候,家境很困窘,每次带着儿子去逛街,儿子一看到我想进服装店买衣服,就往外拽我,说:“妈妈,你别买了,省些钱吧。”可是那时候我真希望可以进店痛快的买好多衣服,最后还是忍住了;后来儿子长大了,家境也有好转,每次带着他去服装店,他都鼓励我买衣服,说:“妈妈,买吧,现在舍不得买,还等你年龄更大了,去看老年服装吗?”看到儿子态度的转变,我感觉到儿子懂事了,同时也感觉自己确实到了该善待自己的年龄了。
今天打开QQ,里面有一句腾讯送给我的祝福语“认真是你对生活最诚挚的态度。”看着这句话我就想,我这么疯狂的买衣服是不是对生活的认真呢,好像是不认真吧,以后还是多看少买,以欣赏为主最妙,又一想,如果连买衣服的热情都没有了,是不是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又减了一些呢?
人生中总有一些事情,任你想破头也想不明白,究竟是对还是错,买衣服如此,生活亦如此。一直都非常喜欢毛阿敏唱的《渴望》那首歌。生活中,有着渴望和向往是不是一种幸福,渴望拥有贵重的裘皮大衣,渴望拥有贵重的首饰,然而是不是买来了又没有兴致去穿戴了呢?真怕是那样,也许自己有时候要的就是那种人别人有我也有的感觉,而不是事物本身所带给自己的快乐和美好。
是不是所有的美好都只是记忆中的那条格裙子?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散文主编禾之晓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总顾问:千野(知名作家、诗人)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马俊华(暮雪诗刊创始人)、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禾之晓
诗歌主编:柳音
朗诵主编:柳音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