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
——现代中国家庭模式
禹琴/黑龙江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就有百善孝为先,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且不说皇家对太后驾崩举国治丧,就是朝廷命官,哪怕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大臣,也要准假守孝三年。民间派生出二十四孝,尽管有些迂腐,但必定对塑造一个民族的品德,情操起到了传承警示作用。
请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当下中国的家庭模式,现在的社会主角是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他们出生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叫作计划生育。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了他的重要地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多少双眼睛关注着成长,所有的需求都是正当,在这几代人的字典里,没有责任,没有义务,以我为中心,一切顺理成章。他们读书,娶妻,要房要车,要享受,父母债台高筑,还要装着无所谓的样子。到了他们该为人父母的时候了,女人一怀孕,这家庭地位飙升,老人要时刻看着人家脸色,说话声大了怕把人家吓到,一朝分娩,就是功臣,为你家传宗接代,当然孩子你们带。
在看看现在的五零后,六零后们,自掏腰包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看孩子。做点好吃的,没等上桌杯盘告罄,人家不顺口的一口不动,你就得上顿下顿吃剩饭,给人家洗衣服,还说你洗不干净,孩子半夜发烧,老两口热帖,喂药,抱着可地走,折腾一宿,人家起来还会说,怎么看的孩子,我这一宿都没睡好,孩子要是磕磕碰碰,这老人就像犯了罪一样,躲避着人家的眼睛。好容易盼个星期天吧,也想出去放松放松,约几个朋友聊聊天,诉诉苦,给自己减减压,可是人家睡到日上三竿,起来梳洗打扮去逛街,约会,饭局,你的计划泡汤,一切只有服从。
常言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些年轻人从小就是伸手牌的,虽然养儿,但是不育。没有擦屎裹尿,喂奶洗尿布。你让他们怎么体会父母的恩情。当然,我说的不是普遍现象,好的也有,但也是绝大多数。究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再过几代人,中国将是个什么样子?呼吁道德回归,应该是我辈不可推卸的责任。矫正这种社会错位的现状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