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青岛~用诗词讲述青岛(一)
作者:乔绪涛(凡父愚夫)
一、 栈桥
欲从何处看青岛?且趁春秋到栈桥。
波卧长龙千顷碧,浪浮高阁百年遥。
双飞天地鸥来去,一笑风云潮涨消。
自有豪情济沧海,更乘鲲翼上重霄。
注:
1、栈桥始建于1892(清光绪十八)年,长200米,宽10米,初为码头,德占青岛后扩建到350米,桥面增铺轻便铁轨。几经整修,现桥身长401.45米,其中引桥长236.1米,孔桥149.7米。桥南端增建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建双层飞檐八角阁亭,定名“回澜阁”。阁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四周24根圆形亭柱。阁内为二层圆球形厅堂,中央有34级螺旋式阶梯,可回旋登上二楼。
2、“飞阁回澜”,青岛十景之一 。
二、太平角望栈桥
暄暖海滨春意稠,回澜高阁栈桥头。
云涛莽莽浮青岛,天地飘飘飞白鸥。
返影一隅方潋滟,偷闲半日且勾留。
明朝若是风波定,归去蓬山范蠡舟。
三、小青岛
似月如眉镶碧波,美人明镜雨风磨。
纳来春色百千树,钓取秋潮三两蓑。
鱼跃鸥飞同自在,烟光塔影共婆娑。
满城灯火知相约,万里星空私语何?
注:
1、小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的青岛湾内,面积2.47平方公里,海拔 17米。因岛上林木长青,遂称“青岛”,岛形如琴,水如弦,风吹注:1、小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的青岛湾内,面积2.47平方公里,海拔 17米。因岛上林木长青,遂称“青岛”,岛形如琴,水如弦,风吹波涛如琴声,又称“琴岛”。德国强占胶澳后,称其为“阿克那岛”。最高处建锥形灯塔,塔身高18米,为胶州湾之重要航标。日占青岛,改名“加藤岛”。居民习称“小青岛”2、“琴屿飘灯”,青岛十景之一。
四、青岛百合歌
花簪六瓣色橙黄,翠绿罗裙窈窕妆。
何事孤芳遗世立,崂山深处谪云裳。
注:
1、青岛百合又名崂山百合,十八世纪德国植物专家在考察小青岛时发现(小青岛原名青岛),故定名“青岛百合”,国际植物学刊、世界植物名录和植物学大典等重要经典,均将其命名为“青岛百合”,分布于崂山北九水以南海拔400-1000米区域。
2、百合花素有“云裳仙子”之称。
五、东园花海
三月佳期不可违,春风十里展芳菲。
黄鹂清婉歌今是,紫燕彷徨诧昨非。
梦似朝云花叶绚,心如樱雪自由飞。
东园相忆还相问,君在天涯归未归?
注:1、中山公园位于文登路东端,北依太平山、青岛山,南邻汇泉湾。公园西南原为渔村,名“会前村”。德占青岛,迁走村民,辟建植物试验场。日占期,建游览通道,旁植樱花,称“旭公园”。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更名为“第一公园”。1929年,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更名为“中山公园”,沿用至今。
2、“东园花海”,青岛十景之一。
六、东园赏菊二首
一、
去年寒雨久笼烟,今日东园霜满天。
山气分明争日夕,菊花无处不澄鲜。
尘扬沧海风云里,歌寄斯怀琴剑边。
陶令前身原是梦,归来把酒一萧然。
二、
人生辗转若蜉蝣,莫问荣枯复去留。
本意于今趋简淡,深情渐老却温柔。
旧游终究难为水,新菊原来不识愁。
过往还如汇泉浪,冷香飘处接天流。
注:
东园特指中山公园。
七、孙文莲
爱向西湖听佩环,风裳起舞绿田田。
娉婷脸颊朝霞色,清苦芳心溽暑天。
路转青蒲过曲岸,水弹锦瑟思华年。
独追今昔斜阳里,柳荫熙熙噪暮蝉。
注:
1、“孙文莲”(Nelumbonucifera‘SunyatsenLotus’),是一个单瓣的莲花品种,花瓣21枚左右,花瓣呈倒挂金钟淡粉红色。
2、1908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曾得到日本友人田中隆的鼎力相助。1918年5月,孙中山先生访日期间,将四颗代表纯洁友2、1908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曾得到日本友人田中隆的鼎力相助。1918年5月,孙中山先生访日期间,将四颗代表纯洁友谊的莲子送给田中隆,以感谢他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帮助。田中隆先生病逝后,他的后人将这四颗莲子交给植物学家进行栽培,结果一颗发出新芽,于是就将其取名“孙文莲”。 1995年,作为友谊的种子,下关市日中友好协会向友好城市中国青岛市的中山公园赠送了“孙文莲”的莲子,在中山公园内的孙中山雕塑旁的人工湖里播种,由此,“孙文莲”成了日中友好的象征。
3、首句用邻韵。
八、鹧鸪天 观象山
山欲登临气正慷,穹台掩映石楼藏。曾倾霪雨天谁补,已扫胡尘波不扬。 云淡淡,海茫茫,松风吹面玉兰香。百年如露还如电,科学兴邦一脉长。
注:
1、观象山,海拔79米,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即坐落在观象山巅 。青岛观象台,是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发祥地之一,与上海徐家汇观象台、香港观象台并称“远东三大观象台”。1898年德国海军港务测量部在馆陶路1号建气象天文测量所,1905年迁至水道山上,改称“皇家青岛观象台。开展天文、气象、地磁、地震等观测及研究工作。原水道山亦由此更名为“观象山”亦称“测候山”。
2、“穹台观象”,青岛十景之一。
九、望火楼
望火楼台观象巅,胡尘靖扫换新天。
百年多病今登望,无处长风不浩然。
注:望火楼,位于观象山西麓的观象一路45号,建于1905年,由德国人库尔特 罗克格设计。2009年5月19日,望火楼在无知的“维修”中被拆毁,现为重建。
十、湛山寺
可渡慈航彼岸边,湛山明月濯清莲。
声闻钟鼓云无碍,道法精诚石可穿。
换骨芸芸心一念,传灯漫漫路三千。
执迷春色谁看破,又是红尘二月天。
注:
1、湛山寺属佛教天台宗,首任主持倓虚法师。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德清公,曾建海印寺于崂山那罗延窟之旁,后憨山被诬,罪谪广东韶州,海印寺被毁,从此佛法绝迹。三百年后,居士捐资,倓虚法师弘法建湛山寺,识者称倓虚为“憨山再来”,于三圣殿前悬挂“海印遗风”金字匾额。
2、“湛山清梵”,青岛十景之一。
乔绪涛 字巨源,号铸堂、吾亦庐主人、凡父愚夫。1971年生人。青岛市市立医疗集团药剂师。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青岛书法家协会、崂山区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助理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市南区分会顾问,青岛市清风书画市南协会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