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道辅术与诗志辅情
作者/三木秉凤
昨晚有人问我,师道为何?此题难以几言片语释之,故以此文作答。韩愈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之正道就是传道!师之辅道则是授业,师之尾道则是解惑,此辅道之业就是术。我将“师”与“诗”联袂而写,是因为诗之正统言志,诗之辅统言情,诗之尾辅言景。
人之立志,犹鸟之有翅,诗言志,歌言咏,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文字是人类文化承传的载体,自古历史传统文化通过语言文字这个工具传之后世。然后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其标准是语言适当,文字精准,思想深邃。文以载道,道由师传,则文明不断!而今之师,传道者凤毛麟角,传术者比比皆是;而今写诗者,言志者晨星若寥,言物者天涯芳草!

师道谁传?自然是道者传道!术者传术!悟道者一劳永逸,超越时代,神清气爽,领风世界;学“术”者紧凑创新,倦倦累累,终生跟风。诗当如是,言志诗如“欲倾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年传诵,百读不厌!历史自古以道统领,非以术统领!诗言志,志高凌云,非情高凌云!修道者,无志难达,有志者,万事竟成。师言与诗言,传道言志者,文以载道,关键语言使用,要适可而止,恰当到位,宁欠勿滥,多则易失。语言本身并不复杂,没有多与少的问题。由于人们思想认识不同,境界高低不同,对事物所持的立场不同,语言接受者会对不同状态下的语言产生不同的认知和主观理解,因而可能出现“道”与“术”般认识上的大相径庭。

若以道治家,则家风承盛。自古大家小家,家国不分,民风正则家风正,互为体用!在官言王道,在商言商道,在医言医道,在家言家道!道与志齐飞,术与情并茂。什么是师道?师道就是立志传承道统!让中华文明之道统代代递延,永无中断!

自古一言兴邦者,皆是王道政治!自古一言丧邦者,必是肖术政治。周朝开国时,有文王在怒天下安之说,列宁的一句,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打碎旧世界,引发了苏联的十月革命,毛泽东的一句,易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百万雄师过大江,把蒋介石赶去台湾。《道德经》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所以就尘世而言道心就是民心!得道多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其理在此。而自古一言丧身者,多是小肚鸡肠之人。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谋略过人,位置做到尚书,却妒嫉当初比其地位略低的裴寂却做了宰相,常发牢骚,这些牢骚却被失宠的小妾告朝,刘文静最终被高祖李渊以谋反罪杀掉。

师道就是正道,诗志就是正智。志由道生,道由志承。天下行于王道者,常为天下利益着想,大公远私,大处落脚,若鸿雁飞天。而一言丧身者,其言常为个人私利着想,损人利己,小处下手,如井底之蛙。老子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师道在何处?中庸之道便是;诗志在何处?看准目标终生无悔便是!粗粗几笔,文以至尾。以道统术,以志统情!师道是什么?也许答非所问!诗志是什么?也许问非所答!人生终极追求不是“情”的无限,而是“志”的坚挺!不是“术”的积累,而是“道”的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