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四首·感悟何草不黄》
【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何草不黄,自然规律,无可厚非。然而出自一位役夫或远征者之口,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然,作者是否为远征者,或山野隐士,我们无从考证。就诗论诗,足见其手法高超。以草起兴,铺陈生活的艰辛,非人的待遇。五个“何”字,喷发诘问,情感强烈,振聋发聩!抗议、愤怒、哀号等复杂的意境直击读者的眼球!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更是传神之笔,大写了主题。老虎、野牛、狐狸的比喻,使情感的烘托几近达到了高潮。
征夫与高车大道的官员相比,形同高乔草芥,尊卑分明,世之不平跃然纸上。
《毛诗序》云:“下国刺幽王也。四夷交侵,中国皆叛,用兵不息,视民如禽兽。君子忧之,故作是诗也。”
宋朱熹《诗集传》云:“周室将亡,征役不息,行者苦之,故作是诗。”
征夫的凄惨和无奈,隐约中透视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幽王之政、西周朝厦,岌岌可危。
有人终年劳累奔波,当牛做马,不得歇息。有人锦衣玉食,作威作福,游手好闲。有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有人却高枕无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这的的确确有失公允。
野兽,尚有悠闲自在时候,人何时之有?
联想到“烽火戏诸侯”,泾、渭、洛三河的枯竭,岐山的大地震等,西周时期的苦难人生真是到了极点!

这正是:
一(平起)
黎民苦楚西周末
无道幽王大厦倾
哀我征夫身欲死
玄黄草木绽悲情

二(平起)
飞禽走兽无巢穴
淫乐幽王湎殿楼
遍野哀鸿堪困苦
水深火热裹离愁。

三(平起入韵)
经年征战总贞忧
寡妇无依老少愁
草木枯荣规律使
人头落了怎生修

四(仄起入韵)
回味西周少自由
而今亨利凯风流
万民跟党朝前走
大道通天福祉稠
【作者简介】
王连社,网名瀛洲居士。《诗词吾爱》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钟情诗歌散文,尤喜《易学》。 感喟于汉字音韵的抑扬顿挫,惊羡于汉文内涵的博大精深!喜欢用字跳舞,以诗绘画。惬意与诗文谈情说爱,共襄今生今世。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