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梦无悔》之24
虽已八月下旬,依然飞炎流火,酷热难耐。中午时分,静谧的玫村大街上突然热闹起来。锣鼓震天,琴瑟齐鸣,爆竹声脆,人喧嘈杂。原来是村民们在欢送新兵入伍。
今年夏季征兵,玫村有二人入选。一是华田翰的二小子华吉耀,二是一名叫刘绪保的青年。二位新兵身穿崭新草绿军装,胸戴大红花,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的走在前头,后边跟着的是秧歌队。
秧歌队是由本村放暑假的学生和在家的几个青年男女组成。浓妆淡抹,庄谐雅俗。舞动腰肢袅袅娜娜,扭动身段三曲九弯。飒飒的红绸象道道彩虹,挥向天空的彩帕又似翩翩蝴蝶。时而一字长龙,时而红绿鲜明。站立街两旁欢送的乡亲们是村长余泽轩站在村部的屋顶上用洋铁喇叭筒声嘶力竭喊来的。
两位新兵频频招手向乡亲们告别,乡亲们连连致意依依不舍。华吉耀来到华田佑面前深躹一躬,眼含热泪,深谢三叔多年来承蒙招顾之情,华田佑恳切嘱咐二侄子在部队好好干不要掛家……
秧歌队的指挥者是一小个子青年,头裹陕北洋白肚毛巾,浓眉淡唇,二目有神,面部表情丰富。手挚指挥伞,动作潇洒有力。在他的指挥下,队伍进行着各种变化,忽而彩云遮月,忽而牧丹开花,忽而又是二龙吐珠……
还伴随着豪迈的歌声: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軍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从无到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
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一心爱咱老百姓,为了咱们日月过得好,掀起了生产大运动。嗨哩海棠花,嗨哩美翠花,掀起了生产大运动……
扮演知识分子的,戴一副眼镜,儒雅大方,清秀中庸。扮演庄稼汉的腰里别支旱烟袋,笑容可掬亲切可爱。扮演老太婆的诙谐夸张,扮演小伙子的风流倜傥,扮演大姑娘的俊俏抚美,扮演小媳妇的奔放骚浪
……乡亲们指手画脚,品头论足。猜测着这个是xx家的小子,那一个是xx家的小子…看得出,他们既为新一代的健康成长高兴,又掩饰不住内心的羡慕嫉妒。而那些个家长们,则为有一个长脸增光的儿子得意洋洋。秧歌队里一位长辫子姑娘引起了大伙的特别注意。窈窕的身材,丹凤双目,弯弯细眉,一根鸟黑油亮的大辫子从脑根垂到臀部,随着锣鼓点俏皮地摆来摆去,真有所谓闭月羞花之貌,驰魂夺魄之姿。大娘婶子们赞叹“这不是仙女下凡吗!”人们无论如何想不起这究竟是谁见的千金?耐不住的小伙子趁机这个捏一把那个挠一下,大辫子姑娘也故意眉目传情,卖风弄骚。村长故意摆出面孔吓他们:"再耍流氓逮起你们来!“秧歌照样舞动,仪式继续进行。来到村西大槐树下,秧歌队忽然围上来,握着二位新兵的手做最后道别:互祝对方多保重,共勉发小快成长,天涯海角心相印,报效国家早立功。演出结束,摘掉面具,人们方识得每人真面目。他们是:华吉俭,〈华田佑亲侄)秧歌队的指挥者,刘传盛,庄稼汉的扮演者,耿化胜,知识分子扮演者,刘传珍,农村老太婆的扮演者,华吉繁,(华田佑的二儿子)村姑扮演者,华吉岚(华田佑大儿子),俊媳妇扮演者。华吉岚一时兴起,一连几个筋斗倒翻,立定原地,双手合十,笑着说:"各位叔叔大爷,大娘婶子,这回认清了吧,俺就是您们的小贵生(乳名),如果不嫌烦的话,每次放假回来给你们演个夠!“
人们唏嘘慨叹:门前有棵小桃树,转眼过墙头。几日不见,一个个都成了大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