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勉人生翰墨随记
文/张晔
故园平阴乃鲁西宝地,山水人文荟萃,历史渊深源长。其山不高,多幽。其水不深,尽澈。其人不骄,皆朴。有千年古塔,曰多佛。梵音缭绕起处,有村,村居贤尊,八十高龄有余,道风仙骨不老。其人善以翰墨诗书演示太极玄理,笔底晋唐楷法端谨,其人者谁?张公纪勉!
张公和我外祖父翟春照公两家世代交好,情谊绵长。春照公先从政,被毛润之公称为平阴有个好知县。后来从医,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曾悬壺张公故里夏沟山村。对我外祖父这段经历,纪勉公是这样讲述于我的~
你外祖父来夏沟联合珍所是当时任所长的刘孝纯(刘岩)请来的,很多医生都是当时的名医,他们围坐在你外祖周边向他讨教医理医道。你外祖父说话很慈祥……刘所长即是后来的卫生局长和宣传部长。他请人写字赠送翟老,是刘对你外祖父工作业绩的奖酬。当时给诊所做飯的是我父親,即你外祖父的表弟。我父亲名张允信。这是五二年前的事。五二年后我就去济上学了。
书法是他的佛,他的半壁江山!
上世纪1932年,张公纪勉出生于山东济南平阴,前清顺治年间《平阴县志》修篡人之一张宗旭为其祖辈先人。童年时,每到年底家家户户写门对迎新年时,小小纪勉都是离开放鞭游戏的伙伴们,凑上前帮大人们研墨铺纸,看着那笔端流泻的唐风晋韵,他陶醉了。自那时起,张公纪勉开始喜欢书法,到步入教师队伍,他己成了乡间闻名的一枝笔!
張纪勉公为人低调,儒家风神溢于言表。那种虑怀若谷,谦逊诚朴的品格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德不孤,必有邻。为人处事的成功,使他收获了真挚的亲情和友情,也迎来了书艺空间的拓展。退休后,鹤发童颜的纪勉公奉书法艺术创作为主业,他不以年高德厚骄人,总是微信发布新作,广泛求征品评。他闻誉不惊,闻过则喜。交流之,夕霞漫天。书写之,青峰巍巍。这点让国內一书坛高隐也顿生感叹,曰~有此等胸怀焉能不成就大事!
張纪勉公对楷,隶,行,草均有研摩,尤其善于楷书。他以褚书筑基,兼习颜,柳,欧诸家,转益多师,吸纳揉合,形成了典雅安祥,隽秀工整的笔墨艺术语境!
我对公求艺之路有三段论的总结。第一阶段为公之中年之时,广采博取,积学储宝,夯实基础。第=阶段为自教师岗位退休初期,这阶段教学任务己无,经济生活安适,纪勉公己有了更多可供支配的时间。他遍访师友,鉴古识今,开始了风格的培养。他选择了楷书作为主攻方向,致力晋唐楷法,追求意韵飘逸洒脱,隽秀工整的视觉效果。他的小楷线条方圆浑成,刚柔灵动,始显展翅翔宇,金鳳鸣梧之势。第三阶段为八十岁之后,张纪勉公老而弥健,凭借多年积累,任由性灵游走,继续探索,巩固提升。这段时间其作品进入了秋山闻梵野涧过云,自由而不逾藩篱,工稳而不呆板的境界。其小楷其行草是一种全新呈现华丽转身,如洪范之水,奔腾流泻,连接地脉,一路草木,巨石崖头,村舍桥路,绵延澄澈,源源不断。其书艺源头,是真挚的明澈。这从张纪勉公为张晔国学馆创作的《翟化鹏公游翠屏山诗》等作品中可以体现出来。
张纪勉公热爱书法,视其为人生之诗意陪伴。但他做人奉持中庸之道,素不喜以笔墨炫技于世人。他一笔一划写情寄意,用一幅幅书作同天地古今对语。空谷幽兰,香引嘉客。大美无言,识者纷从。
济南名士赵峰先生是我和好友作家尹燕忠公共同的好友,他对纪勉公的做人习书之道都是敬重的。他认真打油礼敬乡贤,辞曰:“玫瑰老人正青春,写字旅行发微信,庇护后生满树荫,一颗炽热不老心,玫乡情暖达人多,翠屏山脚抱朴真。”
山东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贺立华先生是张公故交知己,他评价其书曰:字很好!字如人,你严谨一辈子,还在教学生做功课。我希望八十老哥,写字如毛泽东,大字一张纸小字一点点。执笔便狂放,如只手擎天,挥剑指挥千军万马,杀向敌群! 祝写字如习气功,不累长精神,握笔百岁向前进!
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杨炳云先生偶然与其翰墨相遇,激动了,以短语道情,激赏之,辞曰~作品文雅秀丽,字态端庄,静美舒展,看得出作者小楷功力深厚,如再有些灵动活沷,会更添风彩。虽没见原作,但从发来片子看确属小楷上品!
书道漫漫,祝张纪勉公阔步健行!
2017年2月21日完成于环秀小区一号楼采访张纪勉先生归来
張晔,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