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风
邢 彬
春,御风而来。
某一日,若发现一贯的北风掉向了,南风劲吹,那就预示着春要来了。
春风是猛烈浩荡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那是南方温柔乡的风,与我们济南的风不一样。我们这儿的风要夸张得多。或许是铁扇公主到此巡游,略施薄技,轻轻挥了挥芭蕉扇吧?直把你扇回暖和的屋里,再瑟缩回刚刚换下的棉衣中。
狂风常常没白没黑地刮着。有缝隙的窗户整天在吹着口哨,颇有韵律,好似唱着凯歌炫耀——我冬老大又回来了!
春风杨柳万千条,沙尘轻扬漫天黄,这是北方最常见的春景吧。记得多年前,每当学校举行春季运动会时,那黄土操场上,风一起,尘土飞扬,有时顺墙一侧狂飙,有时在墙角处形成一处旋风,卷着沙尘、纸片、塑料袋等扶摇直上,漫过墙头,扫过那排杨树。健儿们就在风里跑着,跳着,观众们喊着,笑着……一天下来,灰尘满面,衣服一抖,烟尘升腾。
春风是性格多变的。
这春风,不定向,说变就变,恰如郑板桥所说“任尔东西南北风”。那天,学校里消防演习。高台上点燃一桶火,站在上风头的演示者对着火苗喷雾。风向突变,连烟带雾,反扑过来,灭火者仓皇跑开。台下一阵哄笑。
教室里,昨天门窗紧闭,开空调取暖;今日门窗洞开,转着电扇纳凉。四五十岁的女老师后脖颈进凉风,直呼:“受不了,太葬(伤害)身体了!电扇关了!孩子们,春捂秋冻,捂着点!”——这春风到底是冷是热?
四季如春,夸的是春城昆明;春如四季,说的就是我们这里吧。春,时常把四季浓缩在了几天甚至一两天之内,温度在0度与30度间沉浮,就像不定性的年轻人,情绪大起大落,又像起起伏伏的股市,令人忽喜忽悲。改小杜诗曰:
清明时节雨纷纷,冻得行人欲断魂。
待过端午品粽后,再把冬衣柜中存。
春风是多姿多彩的。
又是一夜南风紧,吹落寒装。春色又满人间,哦,不,应是夏色。二八月,乱穿衣。羽绒服与T恤齐现,秋裤与短裙同行。风情万种自迷人。优美者尽情展示,旁观者目不暇接,或喜或厌,或笑或骂,或熟视无睹……
呵呵,春天是属于所有人的。
桃树、杏树、梨树、樱花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还有大朵的玉兰花,争奇斗艳;迎春花开得最为泼辣,一条条,一丛丛,金黄耀眼。蜜蜂、蝴蝶穿来穿去,嘤嘤嗡嗡,翩翩飞舞,忙着采花。“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花儿,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们在肆无忌惮地炫耀着。男女老少都很喜欢,远观近瞧,鼻嗅手抚,甚至折花搓弄,极尽亵玩之能事,而殊不脸红。一旦听到风中的夜晚传来猫儿那难听的叫春之声,就烦躁难耐,轻者塞耳不听,重者大骂驱赶,有不少文雅之人索性把自己的爱猫带到宠物医院实施了绝育手术。大街小巷,每每瞥见一对狗儿练在一起,久久不能分开,有些人便脸红心跳……只准许你人类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芙蓉帐暖度春宵?
呵呵,春天是属于所有生命的。
这两年沙尘少了,跟植树造林、抑制沙源有关吧。操场也换成了塑胶的,有风无尘。见蓝天的日子多了,阳光暖了,太阳能热水器里的水很容易升到八九十度了,运动后洗个热水澡,舒服。
《论语》记载:(曾子)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读着,想着,不禁如坐春风:春风风人,这是多么理想多么美好的境界啊。
春风是高明的画家,所到之处,多姿多彩,风景如画。柳梢由鸭黄到鹅黄,到浅绿,到碧绿,就那么一两天的功夫。路人在不经意间瞥见,惊讶道:“哇,柳树这么绿了!”仿佛见到了多年未谋面的邻家小妹忽然出落得亭亭玉立了。
宋朝的老王精心练字:“春风又绿江南岸。”老宋练字:“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风是美丽的舞者,杨柳款摆,花苞绽放,高树俯身,矮丛频颤。沉静独处时,雾霾弥漫,不见天日;长袖起舞时,或白云丽日,或黑云横压,或黄沙莽莽;晚间有时月白风清,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今年运气好,天气也好,曾见到数百年难遇的超级蓝月亮,还有罕见的月全食,也要感谢这春风了。
春风的粉丝众多,雨雪更是拥趸。
风是雨头,雨却常在夜里下。“润物细无声”是有的,较少;更多见到的是,一通大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敲得玻璃窗直响。这个冬季很少下雪,未出正月,春雷炸响。谚语云:“二月里打雷,遍地生贼。”现在人们对这种现象司空见惯,毫不在意了。在静谧的夜里,“于无声处听惊雷”,倒是一种对春天的期待,渴望这如剑的雷电将森严的冬的壁垒划破、震塌。
这雨可真是不寻常,春雨贵如油,不管是蒙蒙的细雨,还是如注的疾雨,绝不会连绵几天,人们都喜欢。一层春雨一层暖。果然,雨收云散,一切归于平静,春光乍泄。
呼呼的风声中,隐隐听到汉高祖在击筑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春嫩不惧寒!就在这风风雨雨、阴阴晴晴、冷冷暖暖的反反复复中,春天成熟了,稳定了。人们正要享受这大好春光时,却蓦然发现“东风无力百花残”,“流水落花春去也”,最高气温经常定格在了30度上下。俗人不禁感叹:春脖子短啊!还是宋末雅人蒋捷写得好:“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夏天,火热登场。

【作者简介】邢彬,山东济南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好读书,爱文学,作品散见于多种报刊,指导学生发表习作逾百篇,多次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微信:13573179562;QQ:653757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