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蜉蝣与蝉的巧遇
文/静静的百合
下面这个寓言故事,是我用文言的形式试写而成。从古代汉语的角度看,定有不规范和错误之 处,敬请师友们指出,以明修改之路。致谢。
旦暮,一蝉蛹羽化方成,当是时,于塘边一微枝,遇一蜉蝣亚成虫初脱旧衣。
蝉视其小而笑曰:“世人卑其微,叹其瞬息,汝悲之乎?”蜉蝣问曰:“尔安知之?”对曰“有诗云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鹤寿千岁,蜉蝣朝生暮死。”蜉蝣思之良久曰:“此乃世人悲己且哀己者也!”
少顷,蜉蝣复问:“尔知吾生之历哉?”对曰:“未也,闻之书。”蜉蝣曰:“尔知否,囿于书,若盲人摸象也。”“世人但见吾成虫期,短在旦夕,而未知其卵、幼虫与亚成虫三段,盖谬断也。”蝉若有所思,曰:“汝怨之乎?”蜉蝣莞尔笑曰:“举世未知而不愠,非之而不沮。”
蝉默然,未几,则曰:“余可上树百米,汝能之乎?”蜉蝣诘之曰:“鸿鹄,鹰隼可高万米,而鲲鹏御扶摇而上九万里,尔,能之乎?”蝉窘然,未有以应。
少时,蜉蝣曰:“硕之若鹰,高之若鹏,皆我所欲也。欲之而未得者,何也?夫生之路径,视野,资源,能量异也。比弱而强己,则固步自锁;比强而弱己,则妄自菲薄。”蜉蝣既而又曰:“我以水为栖,数载矣,其间,时遇虾、鱼、鸟儿之险;亦忍蜕皮二十或四十许次。世人未察全也,亦未考之,固只知一而不知二矣。其蜕皮之苦,唯己彻知。如是也,然不坠飞行之志。”
蝉诚服之,曰:“余将以汝为类也。余谕矣:遇事宜慎察之,慎考之,深求之,莫人云亦云也。不为世人所许,则自许之;不为世人所誉,则自誉之;不为世人所励,则自砺之。尽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蜉蝣颔首曰:“吾亦以为然也。”
翌日,日初出,蝉视蜉蝣曰:“余敬者,蜉蝣也。”二者执手相欢,结友而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