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的收获
文/张桂萍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人想起金秋十月,硕果累累,一片金黄。
秋天,是一个男人的艺名。萍乡著名漫画家邱玉强。此人其貌不扬,不伟岸不英俊,年过半百秃顶汉子一个。却是国际最佳幽默艺术奖·中国2018年度最佳漫画家入选者。2019年江西省首届禁毒公益作品创意大赛二等奖获得者。新疆军区刘书环政委,访客联合国时,著有“纪念成立70周年联合国赋”,为配合此赋,秋天创作了11张联合国领导人漫像,发表在上海文艺网报上。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副刊,两次发表其漫画作品。
秋天有如此殊荣,一定是某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亦或是有父母艺术细胞的遗传基因?非也。他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一个普通工人的后代,中国第一批下岗职工。
作为60年代出生并与他同龄的我,深深感受到:他今天的收获来之不易。他和那拨上个世纪恢复高考后、80年代初有幸迈入高等学府、继而又顺利走进机关大门的天之骄子们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履历。他一路的摸爬滚打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我认识秋天,是因安源区作协的采风活动。同坐一车,淡然一笑。才知眼前这个乍一看似农民的汉子是漫画家。他为我画那幅漫画时,不到两分钟,超有神韵。我想:在这两分钟之前,他一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无数个日子刻苦磨练与咬牙坚持换来的必然结果。
我从他的人生经历中,看到了不满足、不屈服、不停步的一路求索奋进。在和他的接触中,看到了一个不邋遢、不尴尬、不猥琐、不卑不亢、大方自然的男人。

1
秋天最大的收获:通过自己三十多年不停的摸索、学习、奋斗、追求,让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他活得像一个人。秋秋天,1978年上埠电瓷厂子弟学校初中毕业,进入河口元件一厂成为一名工人。因为爱好绘画,调到厂工会从事宣传工作兼电影放映员。继而幸遇爱才的伯乐领导,前往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学习电影宣传画。之后调入萍乡萍港贸易有限公司“快而美”照相馆从事摄影工作。
1991年该公司倒闭,下岗后成为自谋生路“被人看不起”的个体户。下下岗后的秋天开始了为生存为活着而奔忙的阶段。好在他没有被新婚不久、当时仍有班可上的美妻抛弃。妻子拿出工资和奖金帮他在萍乡的南正街——当时叫香港街、投资开办小型照相馆。经营不善,没挣到钱。一年后改卖录音带、自行车等。录音带要从广州深圳等地进货。
那时候绿皮火车的卧铺票对萍乡人来说,全城都只有几张,根本不是他这样的下岗工人消受得起或能买得到手的。往往是买一张没有座位的站票,随身携带几张报纸贴在座位底下,实在困了就趴在座位底下卷缩着过夜。
那时候,列车上的小偷特多,几块进货钱无处可藏,一觉醒来,常常发现衣裤被刀片割破。到广州进货后,自己仿佛又变成了过街老鼠,起点与终点火车站的管理人员、经常有各种理由进行查收。一介草民,除了点头哈腰说好话,又有何法?幸亏年轻,苦点累点没啥,可基本生存的柴米油盐不能少,上有老、下有小,养家胡口的生活开销必须到位。开照相馆、卖磁带、卖自行车挣不到钱。

一个偶然机会,当时“千里马”学校一广告店因经营不善转让他人。他考虑到自己有美术基础,便接手开始经营广告这一行。活人不能让尿憋死?!那时候,没有电脑,写与画全是手工操作,他正好发挥所长。生意慢慢好起来了。挣到第一桶金后,便在当时的黄金地带——同乐酒楼楼上,购置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二手房。虽房子面积不大,但终于把小家从郊区的破房子安顿到市中心了。
1995年后,广告店经营得小有规模。眼看周围下岗工人越来越到。他妻子工作的单位、曾经很红火的一家企业“江发”也在大潮中走向改制、倒闭。他曾经的理想只奢望达到小康温饱,成为万元户就很满足。处在这个阶段,很多人不可能是社会的创造者,也不会是生活的享受者。而他并没有小富即安。却是不断用尽力气追赶时代大潮的奔跑者。在向前奔跑的过程中,不忘牵着别人的手一起跑。他他的广告公司主要招聘下岗工人,解决他们生活困难的燃眉之急。萍乡日报连续两年报道他帮助下岗工人的事迹。即使他的艺术细胞被现实抹去更多的棱角,也没有随遇而安、虚度光阴、安于现状,更没有有了钱后就喝大酒、沉溺游戏麻将扑克。也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从军情怀、内心对军人的敬仰。富裕不忘拥军。与当地武警部队建立了“警民共建文明单位”。

多少个八一建军节,给市武警支队官兵赠送电脑设备等慰问品、送去优惠服务卡等,和部队官兵保持深厚的军民情谊。活着,而且追求体面的活着。体面的活着,与金钱有关。内心的体面,金钱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体面活着,不仅仅是住别墅,开豪车,雍容华贵。更是由内至外的友善、从容,与他接触时,让人自然萌发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与欣赏。
“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网红的时髦语言同样敲击着的秋天对生活的激情与向往。“如果不去游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在物质生活贫乏时,为了生存而奔波。现在衣食无忧、一切安定,能不能换一种活法?如果不出去走走,每天看见都是同样的人,重复着同样的事。生活如同湖水一样,平静的让人窒息。
“去远方”!有一个声音对他说。去远方,便是那颗扔进他心海的石子,有心便要有波澜、有涟漪、有憧憬、有好奇---于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独特的骑行之旅。与朋友相约,一路同行去西藏、两次去新疆。自行车前面悬挂着一幅自己创作的画:快乐骑行者。骑行之旅的魅力不仅累并快乐着、打开了视野欣赏了美景,还在于途中很多的不确定性。不知道会遇见或发生什么。但内心始终充满激情、好奇、憧憬。

30多年来深埋在心底的艺术细胞在一路美景的陶醉中,如同一条沉睡的小蚯蚓,在放松愉悦的身体中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复苏。他随身携带着纸笔,走到哪儿画到哪儿。如同一个歌者,一路留下自己的歌声。灵感往往在不经意间触动某根神经。

2016年10月,在经丝绸之路的骑行之旅中,一位维吾尔族小伙看见秋天画画,请他为自己画一张钢笔素描。秋天很开心的答应。却不小心一个手误把小伙的鼻子画的有些夸张,没想到小伙特别喜欢,表示永久收藏。并伸出拇指夸奖:“邱画家,亚克西!亚克西!”那一刻秋天倏然自问:“难道我还有画漫画的潜能?”他为自己意外的发现感到无比兴奋。同行朋友也真诚鼓励他。每个人都是一座矿,不挖挖怎么知道埋藏着什么宝贝?
2
结束骑行之旅,52岁的秋天开始了他肖像漫画的艺术生涯——如如果说骑行之路上画钢笔素描只是为了休闲好玩,那么学习漫画艺术却是深思熟虑后的倾心而为。于是,他从经营广告业务的生意上撤回家。因年岁已高,不可能像小学生一样参加专业培训班学习。只能虚心拜师学艺,多看大师的作品,刻苦钻研。有时十几个小时把自己关在工作室琢磨,家人很是不解,一把年纪,似乎走火入魔,偶有抱怨,也可理解。天天手不离纸笔,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的模特。外出办事,汽车里、飞机上,满脑子都是漫画构思。走一路画一路。着魔到甚至梦境中都在琢磨着如何画漫画。“你一旦发现真正爱做的事,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然后你就会有能力、信心和主动创造的力量。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话,仿佛超越时空在证明着秋天对漫画艺术的求索。他自谦地说“我不是正规艺术学院毕业,漫画没有学院派的规范,属于摆地摊式风格”。可是老百姓喜欢秋天的神来之笔。美女排队求漫像。被画者看到自己既形象又夸张、惟妙惟肖的漫画模样,忍俊不已。著名漫画家李润泉先生如是说:“漫像描得靓,忙坏邱玉强, 画笔不能歇,美女排成行”。“秋天的漫画,一瞧笑掉牙,乍看都幽默,内心乐开花”。
坚坚持三年后的今天,他的付出他的成果,赢得了很多荣誉与赞许,也赢得了多家报纸记者的采访与书写。他现在是中国百位影响力漫像画家。拥有秋天漫画工作室、家庭美术馆。“最上乘的幽默是心灵的光辉和智慧的丰富。”{林语堂语}成功的漫画家就在于能够发现生活的滑稽与荒诞,在无意识中完成自己的创作构思。秋天在创作构思时有自己独特的习性:不喜欢旁人打扰、似有若无的音乐陪伴左右、如微风掠过耳畔,陶醉在既放松又愉悦的氛围中。
走进秋天漫画工作室,满屋子都是画作。有高悬墙壁的、有放在墙角边的、有排在家具柜子上的,错落有致排列有序。其作品大致分为:其一人物漫画居多。有著名文学艺术家、领导政要、体育演员明星、萍乡本土名人、好友、邻居甚至不认识的街头路人都在他的漫像作品中。其二萍乡地名故事、安源地名故事。其三蓬九佬十八匠、毛泽东1920初心之旅---萍乡行连环画。{安源区作协贺焕明主席为此撰文解说。}让毛泽东初心之旅连环画形象生动幽默外,更加一目了然。细细细琢磨秋天的人物漫像,不论是滑稽特色还是有喜剧效应的作品,他都能抓住人物外型最有代表性之特点,或夸张或曲折或含蓄或讽刺地形象表现出来,让人拍手叫绝。如甘祖昌夫人老阿姨的漫像,普普通通的帽子突出她是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慈祥可人笑容可掬面容下的红领巾则告诉大家,她是一位心中装着祖国未来的老阿姨。“漫画不是玩笑,不是点缀,而是一种责任,一种信仰。”看到老阿姨这幅漫像时,不由得让我想起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先生的话。“漫画蕴含哲学”,此话真也!

萍乡民间辞赋达人王轶涛先生在《骑行漫赋》一文中,妙语赞誉秋天的漫画作品:“观其画者,几无条伦。或眼如灯泡,或牙似城门,或腿纤头巨,或嘴大吞身。导弹抛出,只手拿捏世界;地球踏扁,大脚玩转乾坤。---”和秋天的闲聊中,他说;“创作漫画艺术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是不管有多难,也不会轻言放弃。我文化水平底子薄,还要不断加强学习,全面提升自己。”
几年来,他帮人画像不收费,还要参加很多自己投资的公益活动。尤其是2019年6月,走进农民将军甘祖昌所在部队——新疆军区保障部队,花费近一年时间,创作了一组英模漫像作品,赢得部队官兵的流连称叹、好评如潮。
甘将军夫人老阿姨为他题字赞赏“邱玉强先生:漫画里有思想。”

秋天,早已不是30多年前那个下岗工人秋天了。他早已进入了明白活着的阶段。一直在默默追求精神层面的活着。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潜在能力,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对社会的贡献中,体验成功的欢愉。当然,相信他也不会因自己的风生水起而骄傲。56岁的他,明白自己最终的归宿。人活着,不管多大的年龄都应该有一点信仰、一点追求,有一点仪式感,自娱自乐来享受生活的美好。不忘初心,向前奋进。

3
秋天难得的收获:始终拥有一位陪伴、支持并一直甘愿成为他助手的妻子,一个幸福的家庭。当秋天热情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并品尝家宴时,我脱口而出:“秋天,你好幸福哈,家有贤妻?!”“呵呵呵”他总是这么憨笑。走进秋天家,一眼扫过,收拾得井井有条。读初中的小儿子正在练习钢琴。“秋日的私语”钢琴曲让我感觉亲切舒服。茶几上的水果小吃红茶准备得妥妥当当。
“秋天,你的工作室呢?”“请各位上楼。呵呵!”秋秋天漫画工作室在顶楼。室外,是一个露天阳台。阳台上种着花草,蔬菜。青色的柚子和金钱桔挂在树枝,挺诱人。最吸引我的是那白墙上还没长满的爬墙虎,很艺术!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爱臭美的女人能错过拍照?我们在欣赏工作室的画作外,又在阳台上聊天、喝茶。
“还没见着你夫人呢?是不是要做饭了?我们下去帮忙吧?!”我和美女同仁下楼。到客厅,便看见秋天夫人在厨房忙碌的背影。穿着黑色家居服系着围裙,头发很随意的扎成马尾巴。身高和我差不多,属于娇小玲珑一类。“你好!辛苦了。要帮忙吗?”我主动打招呼。“不用,你们随便坐吧!”她淡淡的笑轻轻的说。
她的五官很精致。属于这个年龄正常的身材。第一感觉:她不是那种八面玲珑,过度热情的女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好像早已认识,没有半点拘束。用餐前,又有几位艺术界的先生来秋天家做客。秋天忙着招呼,我赶紧起身进厨房、和他家小儿子一起帮忙端菜、摆碗筷。一个人忙上忙下做一桌菜很辛苦。我太有体会了。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是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秋天拥有这样的妻子,真的很幸运很难得。

难难得的是:青春年少时,她比他更优秀。长相比他好,工作比他好,文化水平比他高。他家在乡下,她家在城里。巧就巧在秋天的哥嫂认准了这个弟妹,因为同住一栋厂宿舍,特了解。一开始,她哪里看得上他呀?要啥没啥!根本不想搭理他。可又碍于哥嫂的面子,接触接触呗。秋天则一见倾心,感觉她有维族美女的韵味。为证明自己不是不学无术之辈,悄悄为她画一张油画肖像。刚从首都深造学习回萍的他,一阵狂追,终于收获芳心。
1990年成家后,漂亮的妻子,贤惠聪明能干,刻苦好学勤奋。不嫌弃他穷不嫌弃他下岗,与他生儿育女、同甘共苦风雨同舟支撑这个家。和他一起开照相馆、开公司,事无巨细里里外外一把手。开照相馆时,条件特别差,没有暗房冲洗照片,她只好躲在书桌角落边彻夜不眠冲洗照片。来拍照的顾客不多、生意不好,她陪他骑着自行车走乡串户上门照相服务。她负责管理公司的财务,她教他电脑知识,她支持他招收下岗工人,她不扼杀他的拥军情怀,她不反对他去新疆、去西藏骑行。她更不阻止他放弃公司业务、52岁开始学习画漫画。家里一拨一拨的客人迎来送往、端茶做饭,她也没有甩脸不高兴。她只是一位内向、羞于言表、内心却很丰富的女人。
好女人是一所好学校。
丈夫的事业成功、两儿的健康成长是她一生的事业,是这所学校的无尚荣光。
秋天的收获是丰硕的。他收获了事业,收获了爱情与家庭,收获了朋友之间的友情。有一路力荐他去北京学习深造的领导,有一路相伴骑行的挚友,有撰文欣赏他的文友,有艺术界一批志同道合的画友。还有深深的军民情谊。最近又在为武警部队的官兵洽谈即将到来的八一建军节联谊事宜。
漫画离不开生活。漫画家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相信萍乡的漫画奇人邱玉强先生将继续投身时代伟大变革的洪流,创造出更多精品!让秋天的收获更加丰盈、惊喜、耀眼! 2019.7.16



|

作者简介
张桂萍,女,副教授。六0后。毕业于江西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干部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期间,曾任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安源作协、星火萍水驿会员。爱好文学写作,舞蹈,朗诵。著有散文集《生命一种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