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新友

坐落在秦岭大山深处的商州区闫村镇上官坊九年制学校,位于流岭山脉南麓,距商州城区60多公里,与山阳县接壤。学校设立于2008年8月,由原上官坊乡初中和上官坊中心小学两校合并组建而成。现有在校生238人,教学班9个,分设中、小学教学部。有教职工27人,其中专科学历4人,本科学历23人,学历率达标率100%。校园占地面积5775平方米,分生活区和教学区两部分。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建有标准化的生化、物理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音乐室等配备齐全,学校各类设施均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要求。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其独具特色的育人管理模式,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全新的办学视野、良好的社会声誉,赢得了一届又一届考生和家长的信任与赞许。

在这样的一所山区学校,一群年轻教师在校长全玉良的带领下,以创建市级文明校园为契机,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敬业奉献的献身精神,20多年如一日,扎根边远山区,情系乡村基础教育,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不断创新发展。今日的上官坊九年制学校,正以崭新的面貌,书写着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新篇章。学校先后多次受到商州区教体局的表彰奖励,并被授予区级“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等称号。全玉良2004年担任副校长到2012年任校长至今,连续被区局、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被商州区委、区政府授予“优秀校长”称号。2018年9月学校被商州区科教体局选为互加(cctalk)课堂实验点后,开启了新时代学校深化内涵式发展,建设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新征程。
“学校缺了文化,就像树没有根。”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成了全玉良校长心里最牵挂的事。他大量翻阅资料、探寻学校故事、研究学校发展历程,寻找建设校园文化的“根”。现在的九年制学校,以“习惯养成教育,书香文化熏陶”为办学特色打造校园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统领,大力开展读书活动,深化阅读工作,让学生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洗礼。

上官坊九年制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规范党建工作行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扩大党员的“标杆”引领作用。学校党支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在政治引领、促进学校中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组织开展文艺汇演、赴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创建“文明校园”等活动,形成了“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示范引领效应。
如何重视素质教育,多学科综合发展,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建校以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以“励勤、明德、启智”为校训,秉承“规范管理、质量立校”的办学思想,坚持应用型、高标准化教学定位,建立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七育人”长效机制。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好的校长,就应在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上做好工作。2009年绩效工资改革以来,在全玉良校长的带领下,依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一套管理方案,彻底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局面。年末评优评先时,通过量化考核得分和教学业绩综合核算,极大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在遵循相关规定、按章办事的同时,彰显对师生的人文关怀。职工中谁家有困难,学校都会尽可能的给予帮忙和照顾。2015年,教师李建英在体育课时不慎摔伤、造成手腕骨折,仍坚守工作。直到全校长再三催促才去商洛医院治疗,并到医院看望;2016年,该校八年级学生张君玲和父亲外出办事,返回途中因交通意外,致重伤昏迷在医院抢救,父亲又不幸离世。学校闻讯后,号召全体师生向张君玲家捐款8000多元。

上官坊九年制学校注重在管理规范化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常规管理,落实课程计划,开全开足各科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对教学工作全过程的管理,着重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等环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示范引领教学科研团队。通过自学、访问、进修、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的科研业务素质,培养提升教师队伍水平。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级培训,开展听课互动,营造关注教学科研氛围,参与新入职教师的帮带结对学习。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为此,要求教师深入到课堂中听课,和老师共同践行研讨。并经常开展参加教学研讨课,区科教体局一年一度的教学能手大赛,都积极组织学校各科老师备赛、参赛,既开阔了老师的眼界,也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向城区输送了一批批优秀教学人才。近8年,学校先后有30多名骨干教师考入商丹高新、一小、二小、三小、商洛市小学、商州区中学、商洛市初级中学等城区学校。部分教师现在已经成长为省、市级优秀“教学能手”。

上官坊九年制学校,多年来始终把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良好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着眼学生终身成长,把教会学生做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理想。

学校每学期都根据重大节日、纪念日的不同主题,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一方面认真组织贯彻学期始终的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开展《礼貌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倡导道德自律,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行为规范、讲礼貌礼仪。自觉养成珍惜自我、关爱他人、维护社会的良好习惯。通过多年来的坚持,校园中健康、积极、和谐、向上的师生精神风貌逐渐形成,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人生的第一步,赢得了家长们的高度赞誉。

特别是在亲情管理教育中,全玉良告诉我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培养,让学校的管理更有温度。学校坚持“把学生放在眼皮子底下管理”的理念,实施严爱结合、亲情管理的全封闭管理模式。注重教书育人相结合,坚持素质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教学管理全过程。

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从早到晚全程跟班,与学生朝夕相处,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在教学中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与思想价值引领相结合”“封闭化严格管理与全方位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重点突破与传统协调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对于学生的感情、情绪、学习等全面的问题及时关注和处理,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健康成长。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独立自强的生活习惯。弘扬传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能量,以良好的学风校风促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使他们健康成长。

学校还通过学生第二课堂积极开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引领活动,引导和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年坚持举办“红五月”“庆六一”“庆十一”中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唱响主旋律,弘扬红色文化,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上官坊九年制学校持续坚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大警示教育力度,严格师德考核,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彰显了敬业爱生的高尚师德。刘建柱、王军柱等一批骨干教师常年扎根山区,情系乡村教育,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大山里的孩子,他们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用自己的无私大爱为山区脱贫攻坚、为孩子的成长成才而默默坚守三尺讲台。在这种良好师德师风感召下,学校的年轻教师也都能安心工作、倾情育人。老师们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农村孩子学习基础薄弱,在他们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他们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为山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人才。

征程在前,任重道远。新时代赋予了上官坊九年制学校新的使命和任务。建设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一流学校,是上官坊九年制学校全体师生的奋斗目标。如今,上官坊九年制学校正在倾心打造“学习在上官坊九年制学校,生活在上官坊九年制学校,成长在上官坊九年制学校,幸福在上官坊九年制学校”的育人平台,描绘出大山深处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新时代教育画卷。
来源:天南地北商洛人
责编:商洛碎心石

本文由【家在商洛】微信平台推荐
【记录商洛】: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家乡的美丽风光,赞美可爱的家乡,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
以传播正能量,传递“中国梦”为宗旨,讲好商洛故事、凝聚中国力量。
记录商洛 ,记录生活、记录家乡、记录美
投稿邮箱:1052911505@qq.com
合作:微信:sxs105291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