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人
原创:随笔
作者:道之

某一地方电视台现场直播,拍摄一个残疾少女(演员扮演的)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坐在轮椅上在某电影院门前的台阶下面等待路人看到她的表现。面对此情此景,看看路人该怎么做 。
电视台现场拍摄的目的是为了检验人性,隐蔽拍摄,自然真实。
真实的情况自然是有热心帮忙的,有冷漠置之不理走开的,也有热心的态度帮忙的不彻底而力不从心的说声“抱歉”最后放弃的。 这期间,有四个男人抬起,有一个年轻小伙子抱起,两个女人架着搀扶起,好几十个台阶,这些好心的善良的人们把残障少女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她的困难。
善良总是通过行动展示了善良和真诚,而心肠硬的人一般的表现就是冷漠和视而不见。
弱势群体的存在,台阶的障碍,团结力量的凝聚,正能量的传播和颂扬。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在我们有了困难的时候,其实也是这三种情况:帮忙帮到底,帮的彻底的好心人,以为举手之劳容易解决的,试试轻易解决不了随意放弃的,还有一类,视而不见事不关己冷漠离开的。
这第三种人能说是恶人吗?当然不能凭此下定论,但绝对是自私的人。
有一个佛家和尚说过,不要去检验人性,人性经不起考验。
怎么就不能检验?经常的检验检验,就判断出好坏远近。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自觉不自觉的就暴露出这些,友情,爱情 亲情中人们感受的够深刻。
鲁迅不是在《呐喊》里说,有谁从小康而堕入困顿里么?他自以为在这路途中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古言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曾读王蒙的一篇小说,主人公是市委书记张思远,在文革期间被打倒,他的前妻海云对他儿子说:“你的爸爸不是造反派们说的那样的人。”他的前妻虽与他离婚,在他落难时依旧维护他而被红卫兵折磨而死,而张思远的现任妻子在张思远被打倒时立即与他划清界限,站到造反派的一边。
尽管张思远在被批斗时,他的儿子冬冬上去扇了他两耳光,他还是原谅他的儿子,而他的儿子不能原谅他自己。
人性的恶与善,在你遭遇坎坷,天灾人祸时自然流露,真诚的还在你左右,虚伪的早消失的无影无踪,即使离你空间的距离很近。 不然老古言怎么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当然,关于人性的善恶不能简单的这样盖棺定论,它是由具体环境,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件来分析判断的。

作者简介:周道芝,笔名:道之,网络昵称:道之轶事,爱好:阅读经典,看老电影,旅游,写作(体裁很杂,诗,散文,杂文,小说,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