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印俄三国防长会议为何被中国婉拒?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前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一枝独大,中俄印三国同时面临美国的战略威胁。1998年时任俄罗斯外长的普里马科夫在访问印度时提出了俄中印战略三角的概念。2002年,中俄印首次举行三国外长会议,而当时军事势力相对强大的俄罗斯积极推动外长、防长“2+2”合作模式,力求提高三方战略水平,以共同应对美欧军事联盟带来的战略威胁。此后,俄中印三方虽然断断续续存在外长会谈机制,但三国防长会谈机制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

苏联解体后,美国是世界惟一超强帝国,美国的战略利益虽说遍布世界,但主要突显在近东、中东、远东三个地域。二次大战后到“9.11”事件发生前,美国国家战略利益考量主要放在近东东欧以应对苏俄的威胁,但是在“9.11”事件发生之后,中东反恐成为美国战略重点,随着中国在远东的和平崛起,奥巴马政府又将中国作为“亚太再平衡”的重点,并决定将百分之六十的兵力部署亚太,并疯狂拉入“日韩澳菲印”等国构筑中国的所谓包围圈,由之中国面临的战略压力空前绝后!

特朗普政府上台不久,一反竞争时的对华强硬态度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而且本次访问中美两国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反观俄印两国,俄罗斯在乌克兰与叙利亚问题上与美国针锋相对,奥巴马政府非常重视的“美印”战略协作关系并没有被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放在心上”,俄印两国的战略需用急剧上升,而中国在战略压力缓解的情况下与俄印举行“三方防长”战略对话显然并不符合中国利益。

印度 《经济时报》在11日独家报道称,“原定于25日在莫斯科召开印中俄三国防长会搁浅”,而在此时恰逢达赖访问“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地区),中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中俄印三角三关系中,中印关系属三者中最薄弱的环节,印度对中国的“一带一路”世界战略存在疑虑,印度对中巴关系的迅速发展存在恐惧,印度将中国的经济军事发展视为威胁。我们自建国起开展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中国在国际战略压力舒缓时依据国家利益而作出战略调整非常必要,“与时偕行”也是中国古老智慧的英明之处。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三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