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连社,网名瀛洲居士。《诗词吾爱》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钟情诗歌散文,尤喜《易学》。 感喟于汉字音韵的抑扬顿挫,惊羡于汉文内涵的博大精深!喜欢用字跳舞,以诗绘画。惬意与诗文谈情说爱,共襄今生今世。
诗经在河间
瀛洲居士
河间诗经传承,非一日而语。笔者退休以后,便置身其中,数年聆听大师们讲解,几乎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个周日都会跻身讲堂,可谓忠诚的学员。
学员们,年龄较大的八九十岁,年龄较小的五六岁;且成分齐全,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尽管年龄、职业差异较大,但都是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讲师与学员之间,可以随时互动,有争议的地方,大家就集思广益,最后由讲师们归纳总结。
正是:
文化馆内讲诗经。瀛洲今古有传承。
风雅颂,汉毛亨。男女老幼热衷评。
(渔歌子——张志和体)


讲师们都是业余和自发的。没有上级的委任状,更没有一毛钱的薪水。担任讲师较早的有冯群洲、董杰、信振世、张子东、韩爱华等。他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几乎已经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尤其是董杰讲师(原二中校长),深受学员爱戴。他学识全面,底蕴深厚,风趣自然。每堂课均如旨酒芬芳,鲜果飘馨,饕餮飨人。

正是:
董先生,声情景。诗经阔论风雅逞。春秋李,秦汉杏。秘酿使人酩酊。
好酒醇,谁也幸。馈君三百余馨饼。弘国学,匠心骋。文化传承效命。
(渔歌子——顾夐体)

河间人讲诗学诗,并不是为了增加靓点。它首先来源于历史,其次来源于生活,文化底蕴源远流长。以诗经命名的村庄、街道、园区、牌匾等数不胜数,甚而商贾们的外交辞令,都会从诗经中信手拈来。
正是:
学诗经,能应用。世间大法书笺总。朝祭祀,野求存,各有心田耕种。
赋比兴,风雅颂。但称六义君须懂。经战火,历秦灾,惜有毛家侥宠。
(渔歌子——孙光宪体)
【注:渔歌子多为隐士之歌,今反其道而行之,旨在让那些热衷于诗经的隐士们,走上前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