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岁月”如何流逝?
--张挥《岁月二吟》赏析
(一)
从颤动着的叶面滑过
从花瓣与花瓣的隙缝间溜过
也从你的眼角耳际一擦而过
教你一觉醒来
几根白发自梳齿间流过
一把青春
就这样被扒走
(二)
当朝阳在你左右
你轻盈象风
你狂野似雨
你多姿若云絮
你坚毅一如那爱攀山的树
但只一回头
落日已在青山外
“岁月”这个东西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无从感觉。它必须依附在某些具体的物象,才能看到岁月流逝的痕迹,这就很考作者的功力。关于“岁月”的诗,已被人用各式各样的手法和内容呈现,要写出与众不同的风貌和新意,是很不容易的。
张挥的《岁月二吟》,第一首写的是岁月流逝的过程,第二首写的是年青时的岁月。
张挥的“岁月”是怎么流逝的呢?
“从颤动着的叶面滑过
从花瓣与花瓣的隙缝间溜过
也从你的眼角耳际一擦而过”
岁月何其轻盈地“从颤动着的叶面滑过”,它借助风的翅膀滑行,当它掠过叶面时,我们可以看到叶面在“颤动”,于是岁月就有了一个依附的对象。这是比较粗略的写法,岁月(风)一掠而过,几乎不留痕迹;这股风(岁月)不仅仅掠过叶面,也“从花瓣与花瓣的隙缝间溜过”,这是细写了。那朵美丽的花正在盛开,作者就是“赏花”的人,可岁月不留情,“从花瓣与花瓣的隙缝间溜过”。岁月的衣角捉也捉不住,这是令人叹息的,该叹息的,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叶和花,这只是一种衬托,让我们感觉时间(岁月)的短暂。一切都留不住,岁月“也从你的眼角耳际一擦而过”。滑、溜、擦都是一连串的修饰语,代表某种动作。当我们从梦中醒来,岁月也翻了一个身,悄悄爬上头颅,于是作者在梳发时,惊见“几根白发自梳齿间流过”。“流”是流势,时间比滑、溜、擦都长,也许是一辈子的事。这一辈子其实就是生命之旅,青春的哀歌,不管你如何努力的想挽留岁月,可那“一把青春/就这样被扒走”。这个“扒”是不动声色的,是一种很无奈的“哀悼”,这使我想起周梦蝶的诗《十月》里头的诗句:“而蒙面人底马蹄声已远了/这个专以盗梦为活的神窃/他底脸是永远没有皱纹的”,这个骑马的蒙面人其实就是“岁月”。
从滑、溜、擦、流到扒,一连五个动作,一环接一环,把岁月的形和象结合得较完美。
“当朝阳在你左右”--朝阳生机蓬勃,代表年轻的生命,那时候的“你”是怎么样的呢?
轻盈像风、狂野似雨、多姿若云絮、坚毅一如那爱攀山的树,这都是年轻岁月所展现出来的活力和丰姿。风、雨、云、树都是些象征性的语言,用来形容和映衬年轻的岁月。
“但只一回头
落日已在青山外”
第二首诗的精采之处,就在这两句诗里。谁知道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之际,却迎来了“落日”,落日象征暮年。诗的调子忽然来个大转变,从铿锵的乐音一下子跌入低谷,这个落差产生了一种艺术创作上的“回音”,整个空间从概念化走向更为开阔的天地,这一回头,也改变了诗歌的节奏,留下一腔淡淡而惆怅的哀伤在我们的心头回荡……
其实,这两句是回应第一首那两句“一把青春/就这样被扒走”,被扒走的青春和落日已在青山外在语境上虽然不同,但所营造的“心境”是共通的。
诗歌就是这样,能在瞬息之间造成一个起落,或如瀑布奔泻,或如细水长流,读者可顺着这个流势泅泳于中。
张挥,新加坡书写文学协会创会会⻓,曾主编《文学半年刊》、《微型小说季刊》,担任金笔奖、金狮奖、⻘年文学奖,以及各文学团体文艺创作比赛的评审。《45.45会议机密》获得1992年新加坡书籍奖小说类,东南亚文学奖(1992年)代表新加坡到泰国领奖,春兰●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鼓励奖(1994)。⻓篇小说《双口鼎一村,那些年那些事》获得新加坡文学奖之表扬奖(2016年);⻓篇小说《烟事袅袅》获得新加坡文学奖之共享文学奖(2018年)。于2010年举办张挥《读写山水》之水彩画展。出版13部著作。
怀鹰,原名李承璋,福建南安人,新加坡公民,曾做过电视台华语戏剧组编剧,媒体城记者,撰稿人及导播,《联合早报网》高级编辑,书写文学网主编,目前为专业作家。
获国内外25项文学奖项,第一届《城市文学奖》冠军,《宗乡文学奖》小说组及散文组冠军,第一届《新华文学奖》推荐奖,香港中文大学主办青年文艺创作高级组获奖人等。主编过《青年文艺双月刊》《新加坡文艺》《新加坡小小说》《新城小作家》《创新诗刊》《缅甸新文学网诗歌报》等。出版过25部包括散文,散文诗,小品,评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等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