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神花
杨 森
关东盛产神话,就是花里也藏着神,比如冰凌花里就匿着一个神,故有人也叫它神花。
冰凌花,学名侧金盏花我在东北时见过它,花开黄艳、形微体弱。在林下、山脚、灌木丛里处处可见它神奇的身影。
以寒冷和飞雪著称的东北,气温回升慢土地开化晚,三四月间还是一派寒冬景象,每年的五一前后土地才稍许融化。不比山东此时的桃花灼灼梨花阵阵,与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江南花事更莫相提了。
花开有早晚这不稀奇。奇怪的是冰凌花能在三四月份悄悄钻出。 花开雪野,最早透出春的气息,给关东带来绿意生机,让寒冷的土地硬硬的有了温润和柔软。
想想冬天的黑土地多么坚硬吧。冬天我劈烧柴,一斧头下去若砍在地上手会震得虎口裂痛,地上最多留下道浅浅的斧印。东北冬季长达近半年,有记载称气温最冷曾达-52.3°C,这样的气温要把土地冻成啥样呢?
然而,你要相信种子的力量。美国作家梭罗在《种子的信仰》一书中说:“我心中有对种子的信仰,让我相信有一颗种子,我等待着它的奇迹。”这个奇迹真的出现了。谁想竟是由小小的冰凌花在关东大地上演绎了生命的神奇呢。我惊诧于它弱小的躯体了,里面该包裹着一种怎样的神力和巨大的能量啊。
冰封雪裹,万物凋零。当所有的植物蛰伏冬眠,冰封的大地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时,冰凌花却潜滋暗长,在坚硬的土地下打造起刺破黑土的利剑斧钺了。它默默地拔节着,将生命指向云天,一路向上、向上,向上顽强生长。
这就是冰凌花!黑土地上的花!关东第一花!我想起大西北的安塞腰鼓了: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这就是力量,生命的力量,冰凌花的力量。
“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这是阿•托尔斯泰在《苦难的历程》中写的一句话。讲述的是苦难对一个人成长的巨大作用。但是,谁又能否认冰凌花不是锻打三遭、锤炼五遍才打造成这穿地刺天的金刚利器呢?
在美国的密斯根州也有一种冬天能开花的花,叫臭崧。
这种花靠“内热”融化冰雪被称为发热植物。花呈暗紫红色,靠加快呼吸产生热量的本领,融化自己周围的冰雪然后开花。冰凌花没有这个本领,在乍暖还寒枝条被冻得嘎嘎作响的季节,它的盛开若天公造物,展示了另外一种力量和神奇。
看吧,它终于开放了。在充满寒意的土地上,一朵朵一簇簇,偷偷的神灵一样浮出雪地。素洁淡雅、黄艳欲滴、鲜艳夺目地点缀在冰清玉洁的北方,似画家滴下的油彩,似雪中露出的瓷器,让人禁不住走进它、摩挲它。惊诧于它的神美,贪婪于它的清香。轻吸鼻翼,丝丝缕缕,让你最早触摸到了春的温暖和气息。
然而此时万物沉睡,大地宁静而安详。冰凌花一枝独放,听不到任何花坼的声音。它是孤独的,但这种孤独不是寂寞,是一种美 。这种美因信念而伟大,因力量而坚强,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硬核和骨髓,呈水的特质无形无影柔软有力,于刃处化为绕指柔。
冰凌花花微名小,在《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简短,不在中国十大名花之列,但它是花中花,神中神,是花中的硬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种花。只有深厚坚毅的黑土地才能孕育出这神奇的花朵。它像东北人一样看似温良实则粗犷,生命里有一根傲视风雪的强劲筋骨。
孔子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旨在让我们走近自然靠近泥土,心灵得到清净放松和安顿。
去看冰凌花吧。去关东,去广袤的黑土地,去我的家乡五常凤凰山。那是美丽的地方、勤劳的地方、善于创造奇迹的地方。在那:风当以歌,雪当为酒,小小的冰凌花一定会暖暖地等着你。
【作者简介】杨森,笔名三木、海林等,祖籍山东东平,生于黑龙江五常山河屯,现居济南,山东散文协会会员,其作品多刊于《散文选刊》《黑龙江林业报》《大森林文学》《当代散文》《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山东商报》《济南时报》等,著有散文集《书香飘逸的夜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