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峪村西头张氏文化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员 张清华撰文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张泽武审订
一、下峪村西头张氏
下峪村西头张氏家族系出大原下街张氏,本支张氏是在民国初年从洛宁县陈宋里大原村上沟迁至下峪街的,张氏家族在大原下街建有张氏家庙。
大原下街张氏始祖张德化,生二子,长子才、次子能,兄弟二人分为两门。从二世祖开始,大原下街张氏分为长门、二门两门。

大原下街张氏家庙
据大原下街清光绪年《张氏家谱》记载:“今吾张氏或谓明洪洞迁民至此,然亦未可凭也。先祖祖居大原村街东,祖茔在大原村西南隅,后迁葬于大原村正南半坡。始祖张德化;二世祖长子才、次子能,能之后迁葬居于小原村;三世祖克清、克廉、克正;四世祖睿、聪、温;五世祖道远、永远、久远、道远迁葬于祖茔下堰,有碑记可证;永远仍居祖茔旧地;至六世祖有信爰居于石瑶村;久远迁葬于小原村南原。”

大原下街张氏家庙大门楼
民国初年,豫西地区刀客横行,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大原下街张氏同宗兄弟大本、资本、书本、儒、喜、黑娃、庆、应喜等八人自顾不暇,各自逃生,四处奔波,有投亲靠友迁居西王村、五里庙、上沟、竹园沟的,亦有留守大原艰难度日的。先祖张资本原打算去卢氏谋生,途径下峪时,适逢阴雨连绵,滞留下峪,幸遇迁居下峪的同乡表兄夏某(夏斗之父),在表兄的挽留下落户下峪西头,在下峪街开骡马店维持生计。张资本成为下峪村西头张氏支祖,育有三子,长子老虎,次子年,三子万年。长子老虎后迁回大原居住,次子三子仍留居下峪;孙辈同宗兄弟七人:文昌、安民、文周、文显、安超、黑旦、海昌;曾孙同宗兄弟七人:小旦、张涛、张新新、新涛、伟伟、东东、博一;玄孙有张毅、辉辉等八人。下峪西头张氏目前已传五代,现有人口60余口。

下峪村西头张氏家谱手抄本
下峪村西头张氏后裔虽与底张乡竹园沟张氏、赵村乡西王村张氏同属大原下街张氏支脉,然平时鲜有联系,加之大原下街张氏自清光绪年间修谱至十三世,之后百余年再无续修,导致大原下街张氏后裔世系不明,昭穆难辨,长幼失序,以至于吾辈不知几世何辈,实为憾事。
二、张氏家谱文献

清光绪年间《大原下街张氏家谱序》



大原下街张氏家谱序
尝思木有本,水有源,物皆有所自始,而人岂无所从生乎?然人皆知从生者祖父,而不知祖父所从生者高曾也。若然知祖父之名,不知高曾之讳,而亲疏远近之分,则又何得而知之,斯皆由于无家谱相传耳!如有家谱相传,则先世之名讳序清,后世之宗沠不紊,自知吾为某门之子,某世之孙也,而亲疏远近无不知矣!自能敬老慈幼,亲兄爱弟,宗族之内名正言顺,莫不式相好而无相忧矣!则亦何至有远间亲、少凌长之患哉!今吾张氏或谓洪洞迁民至此,然亦未可凭也。但所传者,祖居大原村街东,祖茔村西南隅,后迁葬于村正南半坡。始祖讳德化,二世祖长讳才、次讳能,能之后迁葬居于小元村;三世祖讳克清、克廉、克正,清、廉皆才之子,克正乃能之子也;四世祖讳睿、讳聪、讳温。睿克清子,聪克廉子,温克正子;五世祖讳道远、讳永远、讳久远。道远睿之子迁葬于祖茔下堰,有碑记可证。永远聪之子,永远仍居祖茔旧地,永远之子有信。至六世祖有信爰居于石窑村。久远温之子迁葬于小元村南原,此两门之宗沠也。家谱序于后,则后之视今,不犹今之视昔也夫!
十一世裔孙 福、含章、泰、勉、敬 仝序

作者简介:张清华,网名晓青,洛宁县下峪镇人。从教30余年,爱好写作,作品曾发表于《教育时报》、《中学生学习报》等报刊。著有《百年下峪》一书。近年诗文散见于《洛宁文友》、《洛宁城事》、《永怀河洛间》、《搜狐网》及《今日头条》等媒体。其中《下峪轶事》在《永怀河洛间》连载十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