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精神上的孤雁状态
——史云彦(香港)《孤雁》赏析
倘若某一处覆盖着黑森林,月光必在另一地
清洗荒芜的心
倘若有一条河流不知所终
必有晨星含紧泪水——沙石掏出涛声
我的灵魂太过苍老
命运就赐予更充沛的风
一片枫林
高举着唯一的红
怀鹰点评:
孤雁令人想起迷失方向,离群的雁儿。诗人写孤雁,更多的是写自己的落寞的心情,只是在表达上比较曲意为之,不容易让人捉摸那飘浮不定的情绪。
四节诗,每节两行,首两节较长,形成一种节奏感,但这种节奏感比较单薄,激起涟漪似的“微波”,主要的原因在于诗句所表达的“意识”不够明确,造成我们视觉上的迷糊。
“倘若某一处覆盖着黑森林,月光必在另一地/清洗荒芜的心”
孤雁之所以是孤雁,是什么原因驱使的呢?它原来就在“某一处”,那儿也许是草木旺盛之地,但已被黑森林覆盖,雁儿不得不离开原乡,另觅另一处月光满盈之所,以便“清洗荒芜的心”。由此看来,孤雁之所以落单,跟这片黑森林的入侵有关,也许我们可以理解为那是一种黑暗势力的压迫。
进入第二节,作者较委婉地道出孤雁所欲寻觅的“涛声”,就藏在沙石里,并且是“晨星含紧泪水”所掏出来的涛声。几经跋涉,最后听到的涛声令人觉得心酸。
前两节通过对一些景象的描绘,粗略地道出孤雁的经历,但写得太曲折,一般读者只能像瞎子摸象那样,去揣测作者的心意。
“我的灵魂太过苍老/命运就赐予更充沛的风”,作者的笔锋一转,跳入个人的情绪,那是一种异常无奈,沉重的慨叹。结合了上述的描写,我们大致了解“灵魂太过苍老”指的是什么。既然灵魂太过苍老,去哪儿补充“充沛的风”?命运之说令人摸不着边。
因为有这更充沛的风,眼前的风景焕然一新。“一片枫林
/高举着唯一的红”,孤雁不再是孤雁,而是带着热情如火的姿态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写诗当然不是要向读者解释内容的呈现,但不应离题太远。诗里所写的种种,其实跟孤雁扯不上多大的关系,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孤雁”状态。

史云彦,笔名云影,香港。香港《圆桌诗刊》编辑,《流派》诗刊栏目主编。《春风破》《中国诗人印象》合集等。
怀鹰,原名李承璋,祖籍福建南安,新加坡公民。曾担任电视台华语戏剧组编剧、媒体城记者、撰稿人及导播、《联合早报网》高级编辑。出版25部包括诗、散文、散文诗、小品、评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等著作,得过25项海内外文学奖项。新加坡书写文学协会理事,新加坡作家协会,新加坡文艺协会永久会员,目前为专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