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梦无悔》之20
又一个礼拜天的过午,杨贵乾做完每天的例行功课(写毛笔字),收拾毕文房四宝,准备到华吉荣家,看看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出得门来,恰遇班内另一位名叫余振英的女同学。余振英与华吉荣个头差不多,只是胖了点。如果说华吉荣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城市人的那种秀气,余振英则是道地的乡下孩子的天然淳朴。
杨医生一家刚来玫村时在村东租的房子,那时与余振英家是邻居。后来为了自己上班与孩子们上学方便,搬到了村西头,与华吉荣,于大牛,荻芦他们的家位于同一条街上。杨贵乾高兴地说:”欢迎,欢迎,见到你真高兴!”余振英笑着说:"高兴,高兴!"贵乾问:"从大东头跑到大西头,一定是有事了。“振英故意呶著嘴道:"怎么,没事就不能来了么?”贵乾笑道:"你这张咀还是这么厉害,一句不让人。"振英说:“人都说山好改,性难移呢!”贵乾要邀振英家来坐,被振英婉言谢绝。贵乾道:"还是有事?“振英道:"说有事也没事,说没事也有事。"贵乾道:"说个明白话,别叫听的人作难。"振英道:"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贵祥道:”又来了,随你怎么说。"振英道:"说真话么,一是为了看朋友,二是为了找吉荣说个戏词;这说假话么“,余振英故意停了片刻,继续道,”二是为了戏词,一是为了朋友。”贵乾说道:"好一个山好改,性难移啊!"余振英嗔道:“交了新朋友,忘了旧朋友,薄情寡义的,还好意思说别人么?“贵乾有点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二人来到华吉荣家。吉荣闻声从卧室里迎了出来。嘻嘻笑道:"从村东头追到村西头来了,好快噢,累不累?"振英反唇相讥:"再快也赶不上近水楼台啊!”贵乾羞得脸彤红,说道:"你俩这是哪里跟哪里?再互掐乱挠的,我要走人了。“两位女同学同时哈哈笑起来。说道:”我说大才子,心眼就恁么小呢,我们女生都不怕,你怕个啥里!”振英说:”有几句唱词忘了,我是来请教郎才女貌的。"一听说唱戏的事,吉荣也就不请二位进屋了,怕影响正在休息的年迈老爹。说道:"那咱就出去说吧。“韩燕春听到杨贵乾的声音,早就从屋里出来了,抚摸着贵乾的小平头,高兴地两眼眯成了一条线,说道:"又聪明又精神,又干净又利索,真惹人爱见。”又对女儿说:"早去早回。“
三人出得门来,商量来商量去,一致认为村北场园是个理想之所,既敞亮又不扰民。村北场园就是华田翰常来晨练打太极的地方。三人连走带跑,夠奔而去。
余振英说"花木兰从軍"的压轴唱,有几句记不清了,来请教二位。
河南豫剧魅力无穷,韩月芝豫剧团玫瑰节播下的种子已在玫乡人身上生根,发芽…
多少时光过后,人们依然品味、切磋着里面的唱腔唱词。
玫村人对戏曲情有独钟,秉赋天成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华吉荣、余振英是少年中的杰出代表。杨贵乾是多面手,家学深厚渊远流长,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三人是同窗,有共同的爱好,在一块探讨戏曲己是常态。豫剧那特有的优美动听的旋律飘荡在场园的上空: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尊一声贺元帅细听端祥,
阵前的花木棣就是末将,
我原名花木兰是个女郎,
……
优美的唱腔还是吸引了不少人,人们以为民间卖唱的来了,纷纷过去瞧个究竟。割草归来的大牛,二牛,荻芦恰好路过,便从背上卸下草筐驻足观看。两个女孩子唱,杨贵乾象个教师一样给她们指点。经过指点后的两人唱得更好了。行腔准确,本色自然,吐字清晰,颇有味道。不少人树起大姆指称赞。”这两个孩子长大不当演员太屈材了“,”她是怎样学得呢,我怎么就不行呢?“"天生,天才!人与人就是不一样!"
唱完了"羞答答……”,又唱”花木兰我要快马转回乡":
用巧计哄元帅出帐去了,
羞得俺花木兰脸上发烧,
我这里低下头仔细观看,
不由我自已也觉好笑,
我是女孩家怎把亲招,
真木棣假木棣我自己知晓,
在军营十二载我未露分毫,
贺元帅准我探亲恩德广,
花木兰我要快马转回乡 ,
……
所有的人都鼓起了掌。
忽然,余振英哭了起来,泣不成声,悲痛欲绝。人们惊疑不定,不知发生了什么。于大牛走到跟前,晃了晃拳头,说道:”不要怕,告诉我谁欺负你,我揍他个狗日的!“大人有走到跟前碰头摸手(试体温)的,也没发现什么异常。问她,她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地掉泪。
暮色苍茫,晚雫如血。人们陸续离开。
原来余振英唱到"花木兰我要快马转回乡”时,突然涌起了一种生离死别的心绪,再好的美少年,再珍贵的友谊终有曲了人散的那一天……
三人抱头痛哭。
路上,荻芦问大牛:"哥,你说实话,你是不是看上了人家余振英?“大牛憨笑着说:”三弟,你哥我的眼眶子就那么低吗?“于二牛朝地上吐了口唾沫,轻轻说了句:”比地瓜还笨呢,你以为你是谁?”
幸亏大牛没听到,否则,又会有一场好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