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自由创作的心态
——露儿《自由》赏析
啁啾随风,阳光在哪里?
一粒种子的自问
逦迤风光 ,滋长了心情
在无垠的天空
就可以握着一朵萌萌的云
我有一片自由,无价收藏
心里不需为谁忐忑
不须为绵羊系上铃铛
绘出 一匹马
点燃 一根烟
奔驰 一世纪
抛弃 一切伤
艺术创作的动力,来自于自由的心态。
自由这个词因人而异。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山陀尔写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他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这首诗被传颂了百多年,因为诗人以诗歌做号角,用满腔激情鼓舞了很多为民族独立,反侵略的追求的人。
对一位艺术家,诗人来说,所谓自由心态就是思想上的解放,不是在某种框框底下进行创作。令人担心的是,当自由被冠上任何主义时,披上形形色色的光环时,自由就被扭曲,被掠夺了,成为牢笼里遥望青天的鸟儿。
所以作者一开头便说:“啁啾随风,阳光在哪里?/一粒种子的自问”。种子随风飘,不理周遭吵杂的啁啾与揶揄,风是个媒介,能把种子带到阳光普照的地方,那儿风光逦迤,“滋长了心情/在无垠的天空/就可以握着一朵萌萌的云”,萌萌的云萌动着变景的希望。
对诗人来说,自由飘飞,自由生长,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里不需为谁忐忑/不须为绵羊系上铃铛”,也就是说,不是为了谁而写,自己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
在自由心态的驱使下,即使没有草原,也能“绘出一匹马/点燃 一根烟/奔驰 一世纪/抛弃 一切伤”。
这首诗对自由的诠释还不够深透,读之觉得还欠缺了点什么。换句话说,作者还没将“自由”发挥到顶点,只是浅尝即止,还不够“自由奔放”。

露儿,前新加坡女子国家队篮球国手,爱音乐,爱书法,现学习左手行草书法。写诗、散文已成了对自己立下文武兼备的承诺。第一本【六弦。情】集诗已在24/2/2019发布。
怀鹰,原名李承璋,祖籍福建南安,新加坡公民。曾担任电视台华语戏剧组编剧、媒体城记者、撰稿人及导播、《联合早报网》高级编辑。出版25部包括诗、散文、散文诗、小品、评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等著作,得过25项海内外文学奖项。新加坡书写文学协会理事,新加坡作家协会,新加坡文艺协会永久会员,目前为专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