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学问皆是哲学的化身
作者/三木秉凤
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复杂源于我们难越一切现象而力透本质!物质现象,自然现象,精神现象,天地之间犹如万花筒的变幻纷呈让无数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世间所有学问源于自然之道,成于自然之理,道是理之体,理是道之用,道是宇宙本体,理是宇宙万象的变化发展规律。哲学是什么?我们通常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说,这个概念限制了哲学内涵与外延的思维及表现范围,哲学无处不在,大家日用而不知!

当今人类蒙蔽在一个以“科学”为代表的术数时代,“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导致前者科学被后来科学一次次都翻!欧洲几百年的科学发展历史证明,科学其实是最不稳定的!科学属于术数范畴,让术数来主导人类历史的思想方向确实可悲!术数的变化多端导致人类长期积累的文化稳定被打破甚至淘汰,神话、传说、宗教、哲学等一切文明积淀随着灵魂走向浅薄而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宗教与道相系,科学与术相联,而作为哲学上承神话与宗教,下继科学与信息,哲学的桥梁作用绝对不能为人类所忽略。如果将人类喻为一辆大车,科学犹如强壮的老牛,而哲学就是通衢与目标!目标的终点就是宗教。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内容浩淼如海,很难用千数之言予以概纳,但人几乎没有耐心从洋洋洒洒的哲学巨著中去刨根究底了。那么哲学到底是什么?这是所有哲学家和哲学研究者必须首先面对的基本哲学问题。
近百年来世界级的哲学家已难以觅寻,而哲学研究者却多如牛毛,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哲学成果,却将人类引向歧途!世界哲学中古希腊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古典一元哲学、欧洲当代二元哲学,古印度哲学等都是世界哲学的杰出代表,然而当今哲学的褪化导致人类将探索宇宙人生奥妙的工作由哲学交给了科学领域,从此哲学的稳定性被科学的不确定性打破!科学是什么?科学属术!科学是生产力范畴,科学仅仅是人类发展的工具而已,而人类社会的哲学思想方向必须源于生产关系本质与规律!

关于哲学的概念,我们一般定义为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东方古老哲学偏重于“世界观”即宇宙本体及本质的探索,而西方哲学偏重于“方法论”的应用即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去探研宇宙奥妙。宇宙的本质是什么?宇宙怎样产生的?我们人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这是哲学必须回答难以回避的问题!而不是科学回答的问题!《圣经》将世界万物及人的创生归功于“上帝”,《易经》却言万物与人的创生是太极之中“阴阳”相和的结果。古希腊哲学家则分为两大学派,一派认为先有物质后有精神即“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派,另一派相反认为先有精神后有物质的“精神第一性”的唯心主义派。后来唯物主义又分出主观唯物主义、客观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等,唯心主义也分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辨证唯心主义等等。唯物主义又出现了古典朴素唯物主义与当代形而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又出现了宗教唯心主义与古典唯心主义。这将世界哲学的研究逐渐带入无限狭隘的浅薄领域!

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探索宇宙奥妙的学说!离开了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的探索就一定不是哲学而是科学!而当代“哲学”却把哲学从世界观带入了“方法论”的泥潭难以自拔!这是当代哲学的悲哀!哲学应该上合宗教之道,下承科学之理,在人类社会的广阔舞台上游刃研余,然而百年哲学在科学打压下早已汗身遁形!没有哲学与哲理的社会绝对是浅薄乏味的社会,没有哲学与哲理的人类文明绝对不是健康的人类文明,我不知道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哲学什么时候再次回到身边!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三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