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天云:农贸市场小记
精华热点
农贸市场小记
文/天云

第一章 树挪死 人挪活
天刚刚拂晓,凌晨四点多,晓阳习惯性的睁开了眼,窗外面已经响起了阵阵车辆声,有哒哒、哒哒而过的机动车三轮的声音,有嗡嗡而过的电动三轮的声音,有吱呀吱呀脚蹬三轮车的声音,虽然天还没有亮,但是新的一天开始了……
晓阳一骨碌爬了起来,得快点起床,虽然天还不亮,但是对于开菜(批发蔬菜)的人来说,已经不早了,去晚了就开不到最好最实惠的菜了,早去能挑选到最好的新鲜蔬菜。起床洗脸、梳头,麻利的收拾完毕,来到小院子里赶出了自己的“专车”脚踏三轮车,晓阳是从底下乡镇搬来城里的,以前在乡镇也开过门市做过小生意,因为在乡镇上做小生意,那里顾客少,没有那么忙碌,所以挣钱就少,晓阳不甘心如此,于是就搬到了县城里,自己又没有什么技术本事,能干什么呢?丈夫也这么说她,但是坚强不服输的性格使她做出了决定:“我就算是卖菜去,也不在这里混了,卖菜就算挣得不多,也比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开门市不挣钱强,老人们不都是说树挪死、人挪活嘛,我也去试试”。于是倔强的晓阳就搬来了县城铜城。呵呵,现在真的应了自己的那句话了,出来卖菜了。
卖菜真的有好多学问呢,起初自己虽然鼓起勇气说来县城卖菜,但是真的摆摊吆喝卖菜,还真的有些放不下面子呢,感觉挺不好意思的。但是如果不主动和顾客搭腔,招揽生意,人家就顺着你的菜摊去别处买菜了,就失去了赚钱机会。于是自己一边看别人怎样去做,自己也就摸索着学习了人家卖菜的情景。什么瓜果蔬菜赚钱,就去开什么,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还行!这一天下来虽然挣得不多,但是这钱纯落啊,并且还赚菜、赚瓜果吃,这些剩点就够自己吃的,这样过下去,这日子也挺好的。
记忆最深刻的是,这一天开了一三轮车西瓜,并且还是无籽西瓜,个头挺大的看着就让人喜欢,不由得喜上心来,欧耶!今天准得卖个好价钱。
哎呦,这车西瓜真是太沉了,足足五百多斤呐,压的三轮车咯吱咯吱的响,好心疼哦!前边这是一个每天必须经过的大高斜坡,都是石头铺的,坑洼不平,虽然不是很陡,但是感觉挺长,每次开了菜路过这里就打怵,这坡真的不好上啊。
在准备上坡之前,“啐啐”往手心里吐了两口唾沫,防止抓车把的手滑,卯足了劲就准备爬坡了。隔以前还行,一车蔬菜没有那么沉,使使劲还好上坡一些,可这满满一车的大西瓜太重了。今天真的有些犯怵了,能上的去吗?心里未免有些打鼓了。
晓阳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嘿!上!”自己暗地里鼓足了勇气,给自己加油,车子顺着加力的方向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可是,走着走着走不动了,坏了!没力气了!心里不由得一阵阵打鼓,怎么办,车子在往回滑,唉!都怪自己逞强,该等个人帮帮忙就好了,晓阳不由得一阵阵后悔,万一叽里咕噜的倒回去,这一车西瓜肯定会颠坏的。往回倒车的速度顺着斜坡一定会很快的,弄不好自己也得会挂伤。不行,还得使劲拽着点,可是车子还在继续往下滑,怎么办?怎么办?完了,完了……
“咦?”车子又再往前走,并且再继续往上爬,晓阳心头不由得一阵欣喜,于是顺着力气一鼓作气,终于爬了上去,这时才来得及回头看:“谁在帮我?”
“哦” 回头一看,原来也是一个批发蔬菜的同行,晓阳不由一笑:“是你呀婶子!?谢谢你了!要不是你给我帮忙赶车子,我今天不一定咋样呢!”她客气的笑着说:“没事,没事,这点小忙,不算事!”
她和晓阳是在一个家属院住着的,因为她们家属院和菜市场东西相邻,还有一条不算宽的通道。道路两旁有参差不齐、做着各种小生意的门市。她们平时就在这条路的两旁摆摊卖菜,所以这个院里做生意的不少,大部分都是做生熟肉食行业的。
因为晓阳刚搬来不久,和她并不熟。她个子高高大大的,得有一米七四五的样子,一看就是特别有力气的样子。特别和蔼可亲,和她也挺聊得来的,后来她们还经常一起去开菜,晓阳和她成了那时的好朋友。只是后来晓阳回单位上班去了,听说那个婶子的老公后来做生意也发财了,她也不做卖菜这行了,再后来听说她搬到聊城去了。自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不过晓阳经常想起那时候在一起卖菜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是每天都过得充实快乐!还挺想念她的呢!
随着世态的变化万千,时间的长河在不断的冲淡一切,有些记忆却留在了内心深处,永远也抹不去!

第二章 卖西瓜(一)
晓阳把一车西瓜赶到以前的卖菜的固定地方,打开三轮车的后车门子,用车门子上的铁锁链固定好铺开的车门子,再摆放上几个西瓜,一个很好的摊位就弄好了,安排好摊位,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准备卖瓜了。
这时已经七点多了,现在这个时间只有开饭店的来买菜的多,光临小摊位的人并不多,开饭店的只是有偶尔来买的。趁着还不忙,晓阳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大水杯子和刚才路过菜市场的时候买的葱花饼,因为没有固定时间吃早饭,她每天早餐基本都这样吃的。拧开水杯盖子,冲着水首先把手洗干净,拿着用袋子盛的饼就吃了起来,虽然条件不好,但是吃的东西还是要讲究卫生的。
“哎,你这西瓜咋卖的?”这时过来一个饭店老板模样的人问道。
“哦,五毛”,晓阳一看这人就是一个大茬,不由得心里一阵高兴,连忙答道。
“还能不能再便宜一些?多要几个,看着这瓜好像是无籽的啊”?
“是啊,就是无籽的,你看这瓜个头多大啊,一看就好吃”,晓阳高兴的急忙介绍:“给你按四毛五吧,今天您是第一份来买瓜的,刚开张,给你便宜一些吧”。
“奥,那就先挑五个吧”,做买卖的都知道,当天第一份生意,尽量做成,否则一天都不顺当,所以那人也没再讲价。
“好嘞,我给您选选”,晓阳忙着挑选了起来。
“这瓜虽然个大无籽,但是无籽西瓜皮厚”,那人继续说道。
“是啊,但是方便携带啊,放到车子上,瓜皮薄的很容易就裂开了,瓜皮厚的就不担心这些了,各有优点”。
“嗯”挑好了吗?
“好了,你看这五个可以吗”?
“还行,就这些吧”
“好嘞,我给您盛好,称一下”,晓阳麻利的不一会儿就把瓜称好了,收钱找零,很顺利的打发完了第一份买卖。
“咱老百姓啊,今儿个真呀真高兴……”晓阳不由得哼着歌小声唱了起来,一高兴了她就喜欢哼这两句。
就这样,生意继续做着,不算太忙,但来来往往的也不断有人来光顾,眼看着一车西瓜不断减少,晓阳内心特别高兴。虽然一斤西瓜大部分时候才挣五分钱,但是算下来一个瓜也挣好几毛呢,薄利多销,多了就有了。
“哎,你这瓜多少钱一斤啊”?这时又来了一位顾客。
“五毛,您要几个啊”?
“要两个,你选吧,选熟好的,我家人少,不要太大的,忒大的一天吃不完”。
“好的”晓阳继续选了起来,这瓜果蔬菜就是这样,挑到末了卖到末了。
“选好了,给我打开一个我看看,熟好了吗?咱先说好啊,不熟的我可不要”。
“好的,熟的不好的我也不能给您啊,不熟的算我的”,晓阳一边说着一边拿西瓜刀朝西瓜中间切去……
咔嚓一刀下去,一个西瓜轱辘一声分为两半。
“啊?怎么不熟啊?瓜瓤还是白色的呢,”那人惊诧。
“也是啊?这瓜怎么不熟呢?”晓阳脸色一变:“我再看看另一个”,说着又朝另一个瓜切去。
“嗯,这一个挺好的,熟好了”!晓阳一看红红的西瓜瓤就放心了,舒了一口气:“您放心就行,熟得不好的我也不给您,没打开的西瓜就是拿回家了,如果发现不熟的,再拿回来,我也给您换,我天天在这地方做生意,绝不会赖账的!”
“嗯”,那人赞同的看了晓阳一眼:“做生意就得这样,讲诚信!凭你这态度,以后还往你这里来买东西”,付完钱,那人高兴的走了。
就这样一天的功夫,一车西瓜陆陆续续往下减,逐渐剩的没有多少了,晓阳每当忙过一阵,隔一会儿就数一下钱,越数越高兴。嘿!每天下午是收获的时刻,这时候的心情是最愉悦的!

第三章 卖西瓜(二)
就这样一天的功夫,一车西瓜陆陆续续往下减,逐渐剩的没有多少了,晓阳每当忙过一阵,隔一会儿就数一下钱,越数越高兴。嘿!每天下午是收获的时刻,这时候的心情是最愉悦的!
晓阳心想,既然早就出来本钱了,剩下的这些就算到本或者赔钱卖了,也是纯赚的了,第二天可以再去批发一些西瓜回来,继续这样销售,一样会赚。做这种小生意,有几样好处,不用压货,本钱投资少,收益快,每天保持新鲜的瓜果蔬菜,这样生意也好做,再说谁不愿意买新鲜的啊!
晓阳打定主意,只要有来询问价格的,那就是想买的,尽量一个茬也不走空 。
就这样天慢慢的快黑了,一车西瓜还有四个,再来两个茬就卖光了,晓阳左顾右盼,东瞅瞅、西望望…
这时东边来了一个推着小三轮车的老年妇女,直往西瓜上瞅:“你这西瓜怎么卖的啊”?
晓阳笑迎:“一天了,都卖的五毛一斤,你要是把这几个都要了,就给你按便宜一些”。
“那给按多少钱啊”?
“如果您都要了的话,给你按四毛吧?”
“还能再便宜一些吗”?那妇女继续讨价还价:“你看看你这西瓜就这几个了,也没啥挑头了”。
“大娘!给您按四毛钱一斤,我已经一分钱不挣您的了,真的不能再便宜了” 。
“你看看你这瓜个头也不大了,也不知道熟没熟好,再便宜一些吧?这几个我全买了,你要是不同意,我就走了”。那老太太起身装作要走的模样,但眼里还是有一丝的不舍,其实便宜一些的话,她肯定要买的。
“哦,要不再给您去一点吧,最低给您按三毛五,这价格俺真的赔本给你了”。晓阳看出了老太太其实是想买的,于是价格又让了一些。
“行的话您就拿着,不行俺就不卖了,俺留着自己吃,反正也没几个了。”晓阳知道这个时间来菜市场出来买东西的,大部分都是图便宜的。
“嗯,那你就给我称称这几个吧”,那老太太一看晓阳又做出了让步,价格也合心意了,于是同意了。
“好吧,大娘!您真会买东西,要不是就剩下这几个了,我真有点舍不得给您呢”。
“薄利多销嘛,已经这个时候了,来买东西的人也少了,这么晚了,你早点卖完早点回家歇会多好啊”,老太太乐呵呵的说。
“嗯,好!听大娘您的,早点卖完回家歇着去”,眼看就要卖完了,晓阳心里也挺高兴的。
打发大娘买走最后几个西瓜之后,晓阳准备收摊回家,心里想想就不由得美滋滋的!回家数钱去喽,今天真好,比平时卖菜挣得还多呢,明天继续挣钱!
“咱老百姓啊,今儿个真呀真高兴……”蹬上三轮车,一路小声哼着歌儿,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第四章 卖西瓜(三)
收获西瓜的季节,晓阳一直在销售西瓜,偶尔再捎带着卖一些蔬菜,每天多多少少的挣点钱,挺知足的。虽然天天起的很早,但是年轻啊!身体好就是本钱,就算熬的时间再长,歇一晚上就歇过来劲了,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
这样的日子虽然挺辛苦的,但是单纯的思想上没有压力,活得却很轻松。一心一意的过日子,不求此生多么荣华富贵,但求踏踏实实,问心无愧,能够尽量做到不求不借他人钱财,不低声下气的做人,这就是她想过的日子,晓阳觉得做人要有志气,哪怕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也不能随便放低自己的视野和追求。
有一次,晓阳去舅舅家串门,跟舅舅提起卖菜的事情:“舅啊!我也不管卖菜难为情不难为情了,反正是自己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自己用的踏实”。
“干这行难堪啥啊!只有那些好吃懒做,没钱花的人才丢人呢!”舅舅鼓励着晓阳。
这句话晓阳一直记在心里,努力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一直影响着自己,每天都过的信心百倍。
日复一日,晓阳一直过着这种早出晚归的生活,什么季节收获什么瓜果蔬菜,晓阳就去开什么。有时候有茄子、豆角、西红柿、蒜苔,辣椒,水果有苹果、香瓜、梨、葡萄等等。她踏遍了菜市场每一个批发角落,都有着她活跃的身影。
春夏秋冬,最难熬的是夏天和冬天。夏天,太阳毒毒的照在地面上,那个热啊!地面就像蒸笼一样,那滋味真是就像架在火上烤一样。没几天脸上就晒得一层皮一层皮的脱落,回家的时候照照镜子,我的天!脸都秃噜皮了,那模样又黑瘦,眉头上出现了一道道得深纹,眼看着就老了许多。这是咋回事啊?听旁边摊位的朋友说,你这是晒的,快点买瓶防晒霜去吧!抹抹就好了了。第二天买了一瓶防晒霜连着抹了抹几天,脸色虽然不脱皮了,但是皮肤还是黑的没有恢复原来的模样。后来多亏的哥哥在别人那里给淘来一把别人用过的大伞,虽然不能挡多少风雨,但是却阻挡了直射的阳光!晓阳内心特别感动,还是自己的亲人好啊,时时刻刻关心的自己!这份暖暖的亲情,晓阳一想起来,心里就热乎乎的!
冬天,凛冽的寒风刺骨,吹在脸上就像针扎一样,生疼生疼的,有时候穿着两件棉袄,浑身都是冰凉的,双脚冻得麻木的直跺脚,双手冻得特别疼痛,没法了就放在嘴边就哈哈热气,那滋味真是钻心的疼痛,坚强的晓阳哭了!但是这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听老人说:“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来受罪的”!晓阳深深地感到了生活的不容易!

第五章 卖花生(一)
日子仍然再继续,晓阳一直都过着这种平和的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自从结婚以后,有了孩子,时间过的很快,每天过的就像做梦一样。
秋天来了,此时农贸市场里最畅销的生意就是煮花生,这个时候的花生口感鲜嫩,也是一年中最好吃的时候,那一颗颗麻果果吸收了春夏的泥土中的营养精华,那一颗颗饱满的花生把皮撑得鼓鼓的,一看就让人特别喜爱。虽然刚刚刨出来的时候沾满了很多的泥土,但是它的营养价值和美味仍然对人们有着很大的诱惑力,销量一直很好。一年四季都有卖的,此时的季节,最好吃的就是销售带皮的水煮花生。
晓阳一早就蹬着三轮车来到了菜市场,好家伙!已经有那么多人了,批发东西的人往往起得都比较早。这些人都在围着批发花生的大车周围挑选着,悄悄私语着哪一袋子包含的土多少,仔细看着每一袋子的生花生的质量好与坏,看准之后,你一袋我一袋大卡车上的花生很快去了下好多。晓阳也凑到装花生大卡车前,挑选了一袋看着比较实诚饱满的一袋花生,忙着拉回家去了。
回家之后把花生倒入大盆,放满水之后,把它反复淘洗几次,并且要把黏在花生上的泥土淘洗干净,一直洗到花生出现了白灵灵、黄莹莹的本色,这样才能入锅大火煮制。
幸亏住的是平房,院子里可以放置三轮车以及其它做生意的东西,晓阳心想。
小院有两间北屋是客厅和卧室,南面还有两间南屋,南屋的东边一间摆放的是厨房和厨房用品、用具。西面一间则支了两口大地锅,这是晓阳刚刚来县城时想做煮肉食生意准备的,(只是某种原因没有做成肉食生意)没想到这个时候煮花生却派上了大用场。
锅内放入多半锅的凉水,取材点火,先用纸壳点着一些零碎的软柴火,然后架入劈柴,火不一会儿就越烧越旺。很快锅里的水就开锅了,然 后放入洗好的花生,大火煮熟。这个时候速度不能含糊一点,并且动作要麻利。不但要掌握好火候,还要边煮边搅拌锅里的花生,火候不熟或者煮过火候都是会影响口感的。
花生很快就煮好了,然后捞到清水盆里激一下,这一步也很关键,直接影响花生的成色。
然后就把花生投放到提前准备好的熬制的料水里面,此料水是用盐、八角、花椒等多种大料熬制而成的,香味扑鼻,浓郁而芳香!一闻到这个大料的味道就让人有一种垂涎欲滴,急不可耐的想去品尝这花生味道的想法。
一切拾掇停当利落之后,晓阳装好煮熟的花生准备出门销售,一天的生意又开始了。

第六章 卖花生(二)
蹬着三轮车来到销售地点,一切安排就绪。
“哎!买花生嘞!刚出锅的鲜花生”,晓阳张罗着卖起了花生。
三轮车上有两个水桶,有不锈钢的大盆,还有小一点的盆子都分别装了满了煮熟了的花生。
为晓阳煮的花生味道鲜美,香味独特,所以很受顾客的喜爱。
一个开门市的女士说:“自从买了一次你家的花生,打那以后我天天来你这里买花生,我们家的人都说吃着好吃,所以每天都让我来买你家的花生”。
“那赶着可好了,天天吃我家的花生,我一定给您优惠,”晓阳笑嘻嘻的说道。
还有一次,一个熟人买了好几斤花生,过后她又来了问:“你四哥夸你来,说你花生煮的那么好吃,但就是纳闷这花生里面的水是咋进去的呢?晓阳你咋这么能呢”?!
“难道是把花生都踩裂口之后,又泡进去水去的?”那嫂子又问。
“哎呦,嫂子!我可没有那功夫和体力去把花生挨个踩裂口,用水煮的东西能不带着点水吗?”晓阳听出来了后面问的带疑问的话了。
“不过我批来的这花生是市场上最实诚饱满的,就是进水也进不去多少的,再说如果不进去一点点水,也没有那么入味啊,没有入味的花生能好吃吗”?
“呵呵!也是啊”。
“嫂子!我这可是批的生花生多少钱,就给你按的多少钱,我可没有多挣你的钱啊”。
“知道,知道,晓阳你忙着哈!”那嫂子看着晓阳又多抓了一把花生,放到本来已经称足了的花生里面,高兴的心满意足的走了。
时间过的真快,这样忙忙碌碌的一会儿就到中午了,晓阳感觉饿了。守着吃的东西,也不能饿着肚子啊,晓阳心想,对!先吃点花生垫补垫补。
晓阳批的花生虽然是市场最好的花生,但当时都裹着土,也看不透,所以空瘪的也不少,于是挑选着干瘪的花生吃了起来,真是干什么,就舍不得吃什么,因为知道赚钱不易,还为了能卖一个好价格,挑出来干瘪的、样子不好看的以后,其余的花生就特别好看了,这样也就会受到顾客喜欢的。
中午快十三点了,晓阳拾掇摊子回家,得抓紧赶回家再煮两锅下午卖的花生,时间很紧张的,根本就顾不上吃午饭 ,更别提休息一会儿了。
有时下班回家的丈夫能给她帮帮忙,还能轻松一些。但大部分都是晓阳自己一个人忙这些事情,这时候的日子虽然即清苦又忙碌,却也是幸福甜蜜的,因为两个人都是一心一意的为了这个家过上好日子。

第七章 卖芹菜
晓阳卖菜的生意虽然持续了没有几年,就又回到原来的单位去工作了。但是下班之后一有空闲,她还是会去摆上摊位经营她的青菜行当。
卖青菜虽然挣得不多,但是每天都多少挣点,正如她自己想的一样,一天哪怕收入一点,也比一分钱不挣强的多,居家过日子,所有家业不就是积少成多慢慢的积攒起来的吗?人家外边的人都来这里租地方做生意,自己家就在菜市场这里住,这么得天独厚的的条件,如果不干点啥,自己怎能甘心,晓阳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因为晓阳当时是按季节性临时工招进的单位,所以单位忙的时候就去上班,不忙的时候就在家待着。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所以业余时间还是重操旧业,继续忙活她的青菜行当。这不,她又卖起了芹菜……
西芹,西芹是人类经常吃的一种蔬菜,西芹跟一般芹菜相比,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丰富。西芹质地实诚,更多了一些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轻消化的负担。西芹还具有促进食欲、降低血压的功效,它含有大量的钙质,可以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经常吃西芹还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能力,让血液可以顺利排出身体中的一些毒素、垃圾。西芹中还含有一种碱性成分,人体在摄入这种成分后可以帮助安定情绪、消除烦躁。
一九九八年冬,老家修建大棚种植蔬菜,婆婆就种植了很多西芹。婆婆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女人,种植的西芹长势特别好,一大棚葱葱郁郁的翠绿飒是好看,粗粗壮壮又鲜又嫩,绿莹莹的一排排非常整齐。一看这长势,肯定又是一种特别畅销的青菜。
由于西芹长相好,特别受顾客的欢迎,刚刚运到摊位,就有很多人询问价格一直到买走,很顺利!
“哎,你这芹菜多少钱一斤啊”?
这时西边过来一个戴着白色棉帽子,穿着黄绿色大衣的人询问芹菜的价格。那人低着头,看不清模样。
“八毛钱一斤”。
“一块钱一斤卖啵”?那人接着又问。
“我滴娘哎!这是遇上什么人了”?晓阳心里猛地一沉:“莫不是今儿个遇上神经病了”?
晓阳心里特别害怕,直犯嘀咕!
这时,那人低着头,继续往摊子跟前凑乎。
“我滴老天,你这是想干么啊”?晓阳被那人吓着了。
“哈哈!哈哈!”……
晓阳正不知所措时,旁边一个人前仰后合的大笑了起来。
“嘿嘿……”
晓阳再扭头一看戴着白帽子这个人,露出了真面目,也在嘿嘿的笑着。
“啊?原来是你们啊?可让你们吓死我了!”
晓阳总算松了一口气,拍拍心口,原来是同事!
由于快到春节了,他们可能是提前采办年货的,吃的、用的,所以来农贸市场买东西的人很多,光同事就遇上了好几拨。
他(她)们看到晓阳在卖青菜,都夸赞她:“晓阳!你怎么这么能干呢,这么冷的天,出来卖这个,多冷啊”!
“没办法啊!现在那么多地方都用钱,不想法挣点,如果没钱,花什么呀?现在年轻辛苦点没什么,等到老了,想挣钱也没那精力挣了”。
“人家晓阳也是能干!上着班业余时间还弄这些!”那位同事和另一个同事说着,又扭过头来:“你快点忙吧,不打扰你了”!同事继续夸着晓阳唏嘘着走了……
不能干怎么行,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不都是这样吗?既然没有本事挣大钱,那就得脚踏实地好好地干!
卖菜这一行,过的是最平凡的日子,虽然没有经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到也平添了不少生活乐趣。做这一行,锻炼了一个人的意志,和什么性格的人都打交道。就像一块带尖的石头,被磨得没有了棱角脾气,学会了忍让,不再是愣头愣脑的不吃一点气的人了。社会大课堂是最锻炼人的地方。
至今,做卖菜这一行虽然过去好多年了,但那时那刻的酸甜苦辣却永久的烙印在了晓阳的心中!记忆犹新!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每想起卖菜的日子里,总觉得人活一辈子不容易,人啊!一定要珍惜每一天的幸福生活,才是对人生真正的担当。
---2018年12月26日
聊城头条编辑2019.7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