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梦无悔》之18
白昼好晴天,地里把活干。
刮风阴雨天,去上识字班。
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农民生活的节奏。
这不,中午时分,顶头一个炸雷,荡开密布的乌云,不到两个时辰,南野北坡遍流水,大街小巷满泥泞。搁头二年,遇到天气,农民们不是倒头睡大觉,就是聚在一起呕烟侃大山。如今不行了,政府号召扫文盲学文化,村村办起识字班。虽说玫村是个传统的文化村,那只是相对而言,需要扫的"盲"还是不少的,尤其是妇女。不用村长催,也不须老师喊,人们陸陸续续云集识子班。
识子班是租借的刘姓村民临街的半是石墙半是土墙的三间西屋。这刘姓户主居家迁往绥远,据说是傅作义将軍麾下的一名副官。
老师名叫耿直训。中上个头,年过半百,温文尔雅,和蔼慈祥。说话嗓门低,再激烈的言辞从他嘴里说出来也是和风细雨,百断柔肠。他算不上玫村最有学问的人,却是玫村唯一的"县人大代表”,他有一个人人皆知的故事:士改那年,有人欲把他划为地主,他不服,便拿着算盘和士改文件找到土改工作队的同志 一笔一笔地拨拉起算盘珠来。什么人均占地几亩几分几厘,什么短工长工几季几天几时,什么主人下地劳动出勤百分之几,把个士改工作队的同志算得口服心服。他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热心公益事业,又懂的方针政策,因此村民们选他当代表。
他当这个扫盲识字班的老师,也是自愿的,不计报酬的。
耿老师先把上次学过的十个字写在黑板上:
分,寸,尺,丈,亩,油,盐,醬,醋,茶。
来了个温故而知新。
他叫起一个绰号"八爷“的人。“八爷“骨格清秀,一表人才,声音铿锵,举止利索,通身透着干练精明。他现在是单干户。他朗声读道,:"分寸尺丈 亩油盐醬醋茶"。耿老师非常满意,表扬道:“非常好,同学们要向‘八爷‘学习。“这时下面有人喊道:”打破顺序读。”于是耿老师用教杆乱点乱指。前边五个字没问题,后边五个字可就不行了。无论怎样指,都是同一个答案:油盐酱醋茶。下边一片嘻笑声,耿老师恍然大悟。此人解放前卖白布为生,每天都与长度单位打交道,所以个个认得,他从未下过厨房,故后四个字只是唸滑句。他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又叫起来一个年轻人,名叫余泽福,村长"快腿干窜“的叔兄弟,是个支前模范,抬着担架跟着华野转战准海战场三个月 ,做过贡献的。每遇情况嘴皮子便不大利索。起身读道:“分、分、分寸吃仗母,油、油,油盐酱茶醋”讲台上下一片大哗。
這些可爱的翻身农民哟……
下边开始授新课。耿老师先把字写在黑板上,并附以老式汉语拼音:
光,轩,燕,马,锅,碗,瓢,盆。老式拼音与新式拼音大不一样,这也应算作一项“非遗”吧。仅举一例。光的拼音为:《x尢;发音为:各吾谷谷昂一一光。耿老师教了二遍后,喉咙发涩,恰在这时外边有人找他,便对李敬民说:"来,你领着大家读。我去去就来。丑话说到头里,谁学不会不放谁的学,到时拿你是问。"
耿老师把这个任务教给李敬民自有他的道理。玫村识字班男女共计四十余人,没有一个比得上她。她听课认真,习学刻苦。老师说“生字就是敌人,你不消灭它,它们就会吃掉你。”她记住了这句话,回到家来,她把不同的字写在不同的地方。
家里的屋门上,灶火的门脸上,拉火的风箱上,坐的小板凳上到处都是她写的字,用她的话说,无论走到哪个屋里,也不管你干什么,抬头就能看见字。她还注意学以致用,写个信,看个报什么的。别人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她是新旧一个不缺的装进脑袋。她曾受到政府有关同志的口头表彰。学员们无一不羡慕她。
她用教杆指着"光”字,说道:"我读一句,大家跟着读一句。“下边异口同声响应。于是三间小小的民房里响起了欣顶撑屋的响声。
“各吾鼓鼓昂一一光",
"各吾鼔鼓昂一一光,
"各吾鼓”,
“各吾鼓”,
“鼓昂一一光”,
”鼓昂一一光“,
如此教了几遍,她想检查一下效果。”华杨氏,你起来读一遍。她点了华田涛老婆的名。.华杨氏站了起来,扭了扭她那个硕大的臀,看看室内的学员,又看着讲台上的李敬民。李敬民用教杆指着”光"字做了个读的动作,华杨氏读道:”各唔鼓鼓昂一一筐,“
李敬民纠正:“各唔鼓鼓昂一一光“,
华杨氏:筐!
李敬民:光!
如此三番两次纠正不过来,李敬民急道:"我说兄弟媳妇,你平时那机灵劲都跑到哪里去了?”华杨氏答道:“都它娘的舍到被窝里了……“
直笑得这个喊肚子疼,那个要上厕所。
李敬民又叫起余泽庭的老婆余姬氏起来。这次不读拼音了,检查检查是识字。李敬民指着“碗"字,余姬氏读对了。又指着"盆”字,余姬氏傻了眼,旁边一人提示,用手做了个比碗大的"盆”的手势,余姬氏来了灵感,爽快地回答”大碗“!又是一片笑声。有人疑义道:“我说余姬氏,你睜眼看清楚了,有恁么大的碗吗?"余姬氏说:"谁说没有,我们家有一个饮牛的比这还大呢!“
"那叫碗吗?“
”管它娘腚的叫么哩!"
这时有人提议:”我说田佑家的,咱得换换脑子,坐这里啊啊的半天了,再灵光的脑筋也受不了,别说咱这些泥腿子,土婆子了。“自然又是一片响应声。
干点么好呢?这时有人提议:“欢迎田佑家的唱一个!"
"唱一个!”
“唱一个!”
唱一个就唱一个。
李敬民清了清喉咙,识字班里响起了婑婉,激越优美的歌声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毛主席领来了晴了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