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生活网平顶山讯(李万全 通讯员 夏阳锋)近年来,平顶山石龙区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多渠道、多形式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潜力。
依托资源优势,拓宽主渠道。指导各村(社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对村集体所有的林地、荒地、水面等资源进行有偿转让、承包、租赁,把村集体资源承包给个体经营,增加村级集体资金积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如龙河街道下河社区通过将下河水库外包,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
盘活闲置资产,开辟新财源。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村级集体闲置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指导有条件的村(社区)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以此为依托,着力发展物流、运输等为主体的服务业增加收入。如人民路关庄社区把集体矿院和学校对外出租,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龙河街道大庄社区成立大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闲散劳动力,通过为企业提供劳务、运输等服务,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余万元。
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亮点。指导各村级党组织着力发展高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亮点。指导各村级党组织着力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如龙河街道刘庄社区采取企业+基地+协会模式,引进平顶山铭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100余亩土地,建立了56座大棚,发展礼品果蔬、食用菌种植,实行农超对接,与市区、宝丰德信泉等超市签订销售协议,发展订单式农业,为28户贫困户每亩每年增加800元土地租金收入;同时,村级组织投入17万元入股,与村企签订协议,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
实施“牵手”“联建”,探索新路径。积极探索村、企合作新途径,研究出台相关 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支持、帮助农村经济发展。对涉及各村产业项目审批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扶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多开“绿灯”,简化手续,将共建成果体现到帮助村级经济发展的成效上来。如高庄街道山高社区投入40万元,购置拖拉机、收割机、打坑机等农业机械,在辖区和周边县区开展作业、提供春种秋收服务,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
来源:党的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