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心肠张志和【散文】
文 ☆ 赵锡洪 ☆
唐朝中期,安徽省黄山隔近的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村出了个山水画家。他就著名诗人叫张志和,他的祖籍是浙江金华人。据民间传说,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识字,6岁便能作吟诗作画,在民间素有神童之称美誉。到了16岁。张志和中明经科及第。博学而又多才多艺的他,受到唐肃宗赏识。后任命他做翰林待诏,不久,他又任金吾卫录事参军。由于张志和对皇上及朝庭忠心耿耿,曾经又向唐萧宗提过不少治国安民的建议。皇上赐还赏赐给他的另外一名字叫“志和”。

岁月沧桑,时光如水,人间变迁。唐朝由昌盛遂步走向衰败,官场也越来越黑暗。张志和看破官场腐败,干脆向皇上呈上辞职凑本,甘愿辞官回乡过民间老百姓的田园生活。就这样,他就隐住在越州会稽东郭,自号“烟波钓徒”。唐肃宗念念不忘这位当今少年才子直爽真诚,不久还赏赐张志和一男一女两个奴婢,吩咐他俩好好照顾张志和的生活。
田园生活,诗情画意,其乐融融。他们三人在乡下过着与世无争的农耕生活,对于这种田园生活,对张志和来说,是无疑最令人向往的。当他看到这两个年纪轻轻又精明能干的奴婢,心中十分高兴。并且给他们各自取了名字,男的叫渔童,女的叫樵青。
这渔童与樵青,他们都是皇宫里来的,是皇上从民间挑选上宫中的,两人曾读过四书五经,并且也都会作诗画画。渔童还是一位小厨师,能烧一手拿手好菜,樵青,也会养蚕织布。就这样,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二年,生活真是过的十分快乐……
有一年初秋一天,张志和与渔童,樵青三人摇了一只渔船,在一条河中进行撒网捕鱼,休息时,张志和叫他们俩各作一首诗。
渔童说:好呀,不过作的不好,老爷可别取笑哦?
张志和说:那能会取笑呢?
渔童说:我就以《渔家》为题作,听好了:
《 渔家 》
家家户户打鱼舟,早早晚晚水上浮
有女十三郎十五,为啥朝暮见低头

张志和连忙鼓起了手掌:好诗!好诗!你把渔家儿女相爱又害羞的神态,写得入木三分,一针见血了。你看看,渔民们在这里祖祖辈辈打渔,长年累月飘浮在江湖河海,有多少渔家儿,又互相结亲,但是,在这世道上,又有多少相爱的少男女少隔船,隔岸相望,见面时又不能互相说话,只是互相害羞地低着头呢。渔童与樵青只是傻傻地笑着,不时含情默默望着,然后又低下了头……
樵青也以《咏秋海棠》作了一首诗:
《咏秋海棠》
海棠唯怕是深秋,花瓣含烟月下愁
记得农家庭院里,秋霜一落便垂头

张志和向樵青竖起了大拇指,夸奖道:好诗,难得好诗!鲜嫩的海棠一花,岂能经受得无情的秋风推残吗,小小的花朵也自然成为月下的发愁。张志和恍然大悟,他明白了樵青的意思,把自己比作小海棠,如果再无人爱惜,爱怜,与爱护,那怕再娇艳的海棠花也会花残凋谢。
张志和哈哈大笑:他高兴地对他们说:看来我要吃喜酒了。我看你们两人,聪明能干,是天生的一对呢,我就让你们配为夫妻如何?
一听张志和这么一说,两人扑咚地一齐脆在张志和面前,恳求说:“
老爷,这千万使不得,我们是皇上赏赐给你的,是你的男僮女仆”。
张志和心平气和地说:两位快快起来,既然皇上赏赐给我,那我就有给你们作主的权力,你们都是平民百姓的家人,穷无根,富无底,只要你们结为夫妻后,恩恩爱爱,好好地辛勤劳动,你们一定会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的
“老爷,我们走后,你可怎么办呢?”

张志和亲切地说:“我比你们大不了多少,才二十多点,也年轻呢,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呢!”
第二天,张志和还买了一些酒菜,专门为渔童,樵青吃了告别酒。张志和对他们俩说,你们结夫妻这事就这样定了。我没有什么可送你们的,只希望你们男耕女织,勤俭过日,白头偕老。你们去吧,去过自己自由的生活吧!
就这样一对小夫妻千恩万谢地谢过张志和,含着热泪走了,而在民间,张志和落了个菩萨心肠的好名声,一千多年过去了,当人们提起这位唐朝的著名画家及诗人张志和,还有谁还不敬佩他的为人处世呢?……
作于2019年7月9日。

[作者简介] :赵锡洪,网名:雄鹰翱翔。爱好旅游,爱好诗词,爱好搜集民间故事。本人现是《海阔天空》网络平台推广主任,《作家文苑报》社特约记者。也是纸刋媒体及网络媒体自由撰稿人。现经常有文章在网络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