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歌》
文/李校连
1
母亲拼尽全力把我送出爱的大门
我的第一声啼哭,在
厚实的泥砖瓦房里回荡
接生娘剪断了血肉相连的脐带
从此,我肚子的正中间
留下了永远伤痛的情感纽带
2
淳朴的父老乡亲
一坡瘦了弯了的梯田
珍珠般的井水
几口时常张口向天空求雨的山塘
和我自做玩具的童年
把我塑造成红丘陵男人柔中带刚的脊梁
3
从我出生的那天起
我就肩负着改变上天安排的因果
当我赤裸着脚踩上红丘陵这片热土
红丘陵热情地按摩着我的足底
还我健强的体魄
和至高无上的精神
4
常常赤脚奔走在风雨里
在泥泞的田间小道上
在学校和家来回穿梭
只为,让自己的羽毛长长
好在祖辈们还未划亮的电光火石中
在冰雪与烈焰两重天中,重生
5
从水子冲的李家朝门出发
肩上背着还未读完的文字
肚子里装着稻草人的诗稿
由于经常赤脚踩在红丘陵上
红丘陵让我带着厚重的地气
去完成父辈们未完成的使命
6
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
站在弯了又弯的夫夷河畔
看着那喝了雄黄酒的红丘陵男人
一个劲儿地驾着似泪的龙舟
在哭泣的夫夷河上
争抢着,打捞民族的脊梁
7
在淳朴的夫夷河渡口
艄公唱着古老的歌谣
一根雪峰山上长大的竹篙
撑着渡船划开温柔善良的夫荑河
我站在如一滴泪的渡船上
梦想的翅膀在苦泪中展翅飞翔
8
清纯的夫夷水把我的脚丫亲了一遍又一遍
我用裤腿擦干脚丫,穿上解放牌鞋
就踏上了钢铁铸成的南下列车
我是一朵蒲公英
季候的风一吹
就不知道何处是我的落脚点
9
在异地他乡
常常风歺露宿
我已站在风推浪高的浪尖上
浪尖上空飞翔的海燕
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的资本
可我只有与沙岸遇合尽兴的本领
10
在改革开放的陌生城市里
我把自己的近视眼擦亮
苦苦地寻找那束心中最亮的光
可心中的那个梦想
却总是遥遥无期
泪水常常打湿异乡的月光
11
打工一族
把开放的大门一步步沉重地推开
幸好在我风华正荗的季节里
一枝寒梅为我花开
从此,我们赤着脚肩并肩
一起前行在奔梦的路上
12
随着农民工的不断拥入
让原本冰凉的土地变成热土
可我常常梦回学堂
梦中的我一次次在毕业高考
常常为不会做的题急得惊醒
枕边的书本被泪水打湿了一页页
13
1992年是我人生的分水岭
大学的门槛把我无情的拒之门外
岁月的长鞭把我抽进了纷繁的社会
从此,我的命运就和蚕一样
要靠自己一次次奋力的退皮脱变
最后做茧自缚,再破茧成蝶
14
在广东打工三年
仍然背着空空的行囊
回到趴在山凹喘着粗气的故乡
父母亲站在坚强地举着一抹绿的松树下
一双能读懂人间冷暧的半花眼睛
盯着我回家的方向
15
我快步地奔跑到父母身边
夕阳正好照在父母亲的脸上
父母亲的脸和旁边的松树皮一样
两双打捞起生活尘粒的粗糙的手
帮我拎起行囊
朝着回家的方向
16
故乡没什么变化
一双慢时针的手把故乡高高举起
厚实的泥砖瓦房
仍然站在那里习惯性地咳嗽
门前的那棵老柿子树
枝头上依然挂着红红的灯笼
17
门前的那口池塘
是我儿时最好的玩伴
常常把我赤裸的身体抱在怀里
我像躺在温柔的水乡而忘了回家
就连弯弯柔柔的月亮
也常常掉进池塘一晃一晃
18
1995年的冬天
是我人生的一大喜事
我和那枝为我花开的寒梅喜接连理
父母亲如释重担,总认为
用这种顽固不化的思维就能把我锁住
成为他们年老体衰时身边的拐杖
19
成家,立业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方程式
婚后确实是我人生的一个拐点
随着我们爱情结晶体的出生
把我放纵任性的脚步勒住
20
四年的农村生活
我跟着父辈们抽着喇叭筒旱烟
这只能把故乡的泥土熏得更加焦黄
可在1998年农历5月的一天
母亲不幸被5月的南风吹进水库
就这样不幸离开人世
21
母亲的突然离世
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
直到现在我都不敢用文字触碰
1998年农历5月的日历
1998年农历5月的南风
一碰就撕裂我全身的肌肤
22
冥冥之中的主啊
你捏造了一个亚当
为何还要捏造一个夏娃
你捏造的是
多少生离死别
多少爱恨情仇
23
希望是一颗不死的种子
2000年我再次踏上南下的列车
和血浓于水的亲情含泪分别
和久别的妻子再次含泪重逢
只为在陌生的城市里
寻找心中那束最亮的光
24
又是三年的异乡漂流
异乡的月亮始终没有故乡的月亮圆
寄养在岳母家的儿女
牵挂和思念随着儿女的长高而长高
长成中国一个新的代名字
“农村留守儿童”
25
2004年的初春
父亲因心力衰竭而躺在病床上
把我所有的积蓄换成一张张医疗帐单
才把父亲的名字从阎王爷那里抹掉
其间幸好有表姐夫的帮助
我才重新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26
真爱
不是花开艳丽时的甜言蜜语
而是叶落时不离不弃的陪伴
真情
不是三生石上刻下的海誓山盟
而是在落魄时一个温暖的拥抱
27
十年的租房生活
胜读十年寒窗
一家人挤在二十多平米的房子里
只要在一起也其乐融融
可爱的妻子常常笑着说
“别人的金窝银窝,还不如自己的狗窝”
28
我是一只狗
一只流浪的狗
一只饥饿的狗
一只乞讨的狗
一只没有灵魂的狗
整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来回奔波
29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 我
啃过别人啃过的骨头
啃过别人啃过的甘蔗
喝过别人不喝的烈酒
喝过别人不喝的茶水
灵魂在冰雪中得到超度
30
风卷雨狂,雷声响天
山跌倒
血流成河
大地张开长长的嘴
吞食一条河流
原本的生存法则打破
31
撞开子宫的大门
新的生命从鲜血中丛生
山重生,河流重生
恒古不变的规律
一条河的干涸
十条河的渐肥
32
这个世界往往是
好人难得死
坏人难得死
愚蠢的人容易死
争强好胜的人容易死
只可惜我们都是来地球上做客的客人
33
是花都想绽放
即使孤芳自赏
是草都想扎根大地
即便任人踩踏
是树都想枝繁叶茂
即便残酷的森林法则
34
是女人都会怀春
即便是看破红尘的尼姑
是男人都会好色
即便是云游四海的和尚
是鬼都会争三柱香
即便是孤魂野鬼
35
我把自己锁在对物质需求的牢笼里
把精神追求抛在脑后的云端
因每个常人都不愿
啃别人啃过的骨头和甘蔗
喝别人不喝的烈酒和茶水
藏在肚子里的稻草人开始抬头
36
大雪重压的青竹
是一张张绷紧的弓
冰雪封冻的山河
有封杀一切生命的气势
可埋藏在砂砾石中的种子
时刻准备顶开封冻的山河
37
是谁握紧了北风这把刀
把江山雕刻成银冠
是谁把诗安放在雪花上
在昏暗的天空漫天飞舞
是谁用雪峰山上的松木棍
在雪地里把诗写成一行行
38
我穿行在峡谷中
两岸猿声跌落在峡谷中回荡
远处传来瀑布飞流的声音
太阳在我的头顶一瞬溜过
我看见悬崖峭壁的缝隙里
一颗坚强的小草在太阳下闪闪发亮
39
我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一切热料来源于夏日的太阳
心中的热能足可以把大海煮沸
从我指尖流出的阳光
把整个冬季的白日延长
带着整个家族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行
40
长时间在物质的牢笼里行走
世界开始在我的眼前摇晃
是应该把稻草人的诗稿翻出来咀嚼了
因为
只有精神和经济的双重独立
才是摆脱贫穷和独善其身的基石
41
大地母亲把珠峰温柔地高高举起
峰顶应该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太阳的温度为何温暖不了顶峰
峰顶常年都是冰心的寒
而山脚总有温泉喷薄而出
难道连冰雪也炽爱高山的雄伟
42
夏季是一位孕妇
把所有的种子带向成熟
把多情的春姑娘变成丰满的母亲
我站在夏季的风火轮上
顺着河流的方向奋勇向前
一路寻觅着冲向渺茫的大海
43
我是一匹日夜奔腾的马
翻过了雪山来到草原
躺过了河流来到原野
越过了原野来到戈壁沙漠
一路上来不及回望路过的风景
只看见茫茫沙漠如海浪般翻腾
44
一匹马
马背上一个人
站在冰火两重天的茫茫沙漠上
血色的夕阳把孤独的影子拉长
身影,随着
翻腾的沙漠起起伏伏
45
我站在黑夜的黑里
用黑色的眼睛
看那星星多么美丽
却遥不可及
看那黑色的苍茫大地
躁动
46
“在家日日好,出门时时难”
这是母亲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而我这个放荡的浪子
总认为远方的风景更加美好
如今,回眸走过的弯路
我却无力把它拉直变长
47
可我,渴望苍穹的天空留下我腾飞的身影
就像雏鹰渴望遨游天空
可我,渴望大地留下我生命的足迹
就像种子渴望春天来临
可我,渴望我的点点烛光
能照亮我广袤无垠的旷野
48
长年长途跋涉
抬头遥望星河浩挂的圆月
一种无名的思绪如翻腾的沙漠
藏在心底柔软处的那块田地
蒿草早已高过我的头颅
可我在陌生的地方把自己打扮得很帅气
49
我是红丘陵男人
就应该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何方呢
脚下一条荆棘丛生寂莫的路延伸远方
远方有多远
只有用诗和酒的尺子去丈量
50
黑夜杵向远方
沙漠孤寂
我扬鞭一挥
冲向茫茫沙漠
身后留下一路烟尘
只听见故乡在亲切地喊着我的乳名
51
再次触摸故乡的胸膛
打捞旧居门前池塘掉落的月光
门前的杂草把我绊了个趔趄
抬头看见老屋的容颜更加苍老
大门上一把锈迹斑斑的锁
使劲地锁住尘封的记忆
52
院落门前一坡弯了瘦了的梯田
珍珠般的井水
和安息在虎形山上瘦弱的母亲
曾经给我乳汁和甘甜
给我真实的全部
可我能还你什么呢
53
锈迹斑斑的锁
锁不住尘封的记忆
钥匙还是找到锁口
老屋,漏风漏雨
漏走了岁月
漏满了思念
54
推开堂门而入
屋内厚尘落定
蜘蛛结网沉思
家具思念成疾
被柴火熏黑的火塘默默无语
越过荒野的风穿堂而过
55
堂屋的正中间
摆着一张四平八稳的八仙桌
每到年尾杀年猪时
一大家子人围坐在八仙桌上
吃着母亲辛勤喂养大的猪肉
一边唠着嗑,来庆祝一年的丰收
56
还有多少个10年
能不忘当初的信念
还有多少个10年
能打马扬鞭挥舞
还有多少个10年
能爬上峰顶让高山高高举起
57
时光瘦,指缝太宽
青山依旧在
情依在,今不变
心潮澎湃
誓言不改
壮志凌云破浪行
58
太阳把水提上高空
借助冷风的手
洗刷混浊的天空
还天空蓝天白云
还大地清净明朗
还万物生灵雨露甘甜
59
远山如墨
近林如梦
千江水碧
万鱼竞游
等千帆过尽
我是否能成为最美的风景
作者简介:李校连:湖南邵阳人,企业职工,闲时,写点随感,纯属自娱自乐。《扬帆文学社》会员,《凤凰诗刊》入驻诗人。现有作品发表在《诗语心莲》、《凤凰诗刊》、《肖建国文化室》、《海阔天空》《华人头条》、《城市头条》、《艺海文轩》等纸刊及各电子网络平台。我不是诗人,我只是一个暂时离开故园的农民。九龙江的清波,夫夷河的深情和故乡的山岗原野,给了我红丘陵男人的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