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不是旅游诗的旅游诗
——向春宇(香港)《愛在麗江》
你從老君山走來
我在玉龍雪山等待
我們的愛將在此山地
淨化如雪蓮一樣潔白
我們的情將盟誓如海
我們走到金沙江畔
你望著千仞峭壁發呆
是什麼力量把虎跳峽劈開?
山神昨夜偷偷告訴我
你前世已經在那山坡上徘徊
來到瀘沽湖
緊緊的擁抱擦亮了篝火
映紅天邊的雲彩
摩梭人的走婚我們懶得去猜
徜徉在麗江古城
你給我繫上了彝族的髮帶
我送你心儀的刀鞘
愿心上人平安佩戴
馬幫串串醉醒了的鈴鐺
牽著我俩向著詩的遠方邁開
我們探索東巴文化
舉著火把走進了納西村寨
納西古韻凑著愛的讚歌
獻給麗江山水永遠傳載
怀鹰点评:
这首诗出现很多地名,计有老君山、玉龍雪山、金沙江畔、虎跳峽、瀘沽湖、麗江古城、納西村寨等。同时还有摩梭人的走婚、彝族的髮帶、馬幫串串、東巴文化、納西古韻等一系列民族风情的探索。表面看来似乎是一首旅游诗,但又不像一般旅游诗,把沿途所见记录下来。此诗带有叙事成分,幅员广阔。
从题目到内容,却是一首情诗,但不是那种空泛的或华而不实狭隘的所谓爱情诗。作者利用天然资源来表述爱情的坚贞和饱满的情绪。然而,如果你认为这是在表达男女之情,那你可能“误读”作者的原意。诗里出现的“你”未必指心上人,而是人与景色之间的恋情,是作者将景色融入“你”的血肉,也可以是“我”的代名词,是以诗里出现不同领域的地貌,而不管走到哪儿,我和你都是紧紧的拥抱。
老君山在河南的洛阳市,其他地方都是在丽江周围,说明“我”从河南来,第一次和丽江邂逅,便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作者并不正面描写他如何被丽江的山水吸引,而是借用拟人化的手法,以景物和民族情如摩梭人、彝族牵引感情,写得不落俗套,不过度渲染,恰如其分地把丽江的山水点染出来。
作者的文字功底很好,思维方式也很独特,可以更上层楼,发挥中华文化的优势和精髓。

向春宇,87後女作家;碩士研究生,在讀博士生,香港詩人聯盟理事,編委,《惠州日報》特約評論員,惠州平海漁歌藝術團秘書長;近两百多首現代詩包括散文、小小說等散見於多家網絡公衆平台,纸媒。著有《小象評論集》等。原創音樂小品《丞相鐘錶》曾獲央視播出并榮獲國家级三等獎,2018年分別榮獲 “全國文藝先進工作者”、“中外詩歌散文先鋒人物”、“香港詩人新秀獎” 、“中日友好作家”等榮譽稱號。

怀鹰,原名李承璋,福建南安人,新加坡公民,曾做过电视台华语戏剧组编剧,媒体城记者,撰稿人及导播,《联合早报网》高级编辑,书写文学网主编,目前为专业作家。
获国内外25项文学奖项,第一届《城市文学奖》冠军,《宗乡文学奖》小说组及散文组冠军,第一届《新华文学奖》推荐奖,香港中文大学主办青年文艺创作高级组获奖人等。主编过《青年文艺双月刊》《新加坡文艺》《新加坡小小说》《新城小作家》《创新诗刊》《缅甸新文学网诗歌报》等。出版过25部包括散文,散文诗,小品,评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等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