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中的胆固醇真有那么可怕吗?
我们能听说这样一个说法: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很高、而胆固醇会增加我们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于是有很多人不敢吃鸡蛋,尤其不敢吃鸡蛋黄——吃鸡蛋的时候把蛋黄抠出扔掉。
其实,人们是受了前些年的某些医学知识误导才导致对鸡蛋恐惧的。总的讲,鸡蛋是人体所需营养的不错来源,蛋白中的蛋白质相比其它蛋白质更适合人体的吸收和利用;蛋黄,主要组成物质为卵黄磷蛋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且含有较高的铁、磷、硫和钙等矿物质。鸡蛋几乎含有人体必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被人们称作“理想的营养库”,其营养素对人而言,仅次于母乳。一个鸡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半个苹果或半杯牛奶的热量,但是它还拥有8%的磷、4%的锌、4%的铁、12.6%的蛋白质、6%的维生素D、3%的维生素E、6%的维生素A、2%的维生素B、5%的维生素B2、4%的维生素B6。
医学界曾经一度认为鸡蛋当中的胆固醇含量太高,可能会引起人们心血管疾病等问题。然而,这一说法在近年得以改变,多份研究报告指出:人身体内80%的胆固醇是由身体自己合成,与食用胆固醇无太大关系,而刺激胆固醇含量上升的东西,是饱和脂肪及非常不健康的人造反式脂肪,而不是鸡蛋中的胆固醇。
我们来看看一个蛋黄中的胆固醇究竟是多少?以鸡蛋为例,查《中国食物成分表》可知,100g鸡蛋含胆固醇585mg,而一个鸡蛋的重量,是50g左右,也就是说,鸡蛋的胆固醇可能只是585mg的一半。一个50g鸡蛋的胆固醇为:585×50%=292mg。虽然鸡蛋中胆固醇几乎全部存在于蛋黄中,但不代表一个鸡蛋黄的胆固醇就是292mg。而一个鸡蛋中蛋黄的重量约占全蛋的32%左右。也就是说,一个50g鸡蛋的蛋黄重量为:50×32%=16g 。那么,再从《中国食物成分表》查另外一个数据,100g鸡蛋黄中含胆固醇1510mg。用这个数据我们再来算一个鸡蛋中蛋黄的胆固醇的含量:1510÷100×16=242mg。通过反复计算我们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数据:一个50g左右的鸡蛋,其所含的胆固醇大约是在242mg左右。
我们再来看看一个人一天所需要的胆固醇是多少呢?
人体每日所需胆固醇约1000-1200mg,其中大部分由肝脏合成,另外一部分从食物中摄入,约300-500mg。如此一来,一个鸡蛋着实就已经满足我们一天所需胆固醇的摄入量了。
那么鸡蛋黄中的胆固醇被体内完全吸收了吗?有研究显示:鸡蛋吃多了,血液胆固醇也高,而谷物和豆类中的固醇物质,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通常,食物中的胆固醇约有三分之一被吸收。所以如果吃鸡蛋同时,还摄入其他谷物或豆类,是可以降低鸡蛋胆固醇吸收率的。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蛋黄中的胆固醇是磷脂的极佳来源,蛋黄中的磷脂主要是卵磷脂和脑磷脂,约占总磷脂的89%,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的效果,它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脑磷脂对儿童大脑和神经的发育具有很好的作用。磷脂还可以提高记忆力,起到预防脑萎缩、老年痴呆的作用。所以说蛋黄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