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作家 陈政 近照

陈政■诗歌意象初探(7)

再次,是二十年代西方诗歌流派“imagism”(意象派)的出现。“imagism”是英美诗坛上掀起的一个诗歌浪潮,它是作为维多利亚诗风(即英美诗坛中的后期浪漫主义)的反叛物而出现的。它的原则可以归纳成:主张诗歌不能抽象地抒发感慨,目的在于正确、精细、明确的描写,语言必须是视觉上具体的。
根据“意象派”的原则和创作实践,介绍到中国后就成了“写相派”、“形象主义”、“影象主义”等等,意象也就有“观念”、“象语”、“语象”等等名称。看,同样一个“image”或“imagism”,由于语言的阻隔和词本身的多义性,就不可避免地在我国产生了翻译和使用上的混乱。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在西方意象派产生的过程中,中国古典诗歌对它的启发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西方意象派并没有借鉴中国古典“意象”这一概念,而是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在内容上的意象描写。”
这样一来,不但存在一个概念的歧义问题,而且还存在认识上的反复交叉情况,非怪有人惊呼:“‘意象’这个术语,目前陷入极其混乱的状况之中。”(耿占春语)
(本文为1984年笔者电大的毕业作业。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