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物“放入冰箱冷藏口感更佳”和食品添加防腐剂的疑问
严新权
前些日子笔者看了某卫视的一档节目——如何自制蜂蜜柚子汁。节目结束后,主持人特意向观众交待了一句:“放入冰箱冷藏口感更佳”。笔者顿生疑问:食物放入冰箱冷藏可能是口感更佳了,但它对人体更有好处吗?
不得不承认,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喜欢把食物冷藏后食用,有的人还特别喜欢喝冰镇的啤酒。这些冷藏的东西当时能让人凉爽,可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后患!那些口头说的和商品标签上印刷的“放入冰箱冷藏口感更佳”依我看,是不负责任地对人们加以误导!
中医学讲:我们的脾胃是喜温不喜寒的。我们吃饭吃菜、喝酒、喝茶等,本该是满足自身营养需求和维护身体健康的过程;本该是维护身体(自然包括脾胃)三十几度恒温的过程;本该和体内进行的各种生化反应需求保持一致。我们提倡食用温热食品和喝常温的饮品,就是为了保障进入胃肠的东西别与胃肠有太大的温差。这有利于维护脾胃的安全和它正常的生理机能,但如果摄入了寒凉的酒水、饮料、食物,这些东西势必要吸热,吸谁的热?当然是吸我们胃肠的热!如果你喝的是凉的饮品、吃的是寒凉的食品,进入人体变成津液和精微之物,得需要在吸收转化之前把它加热到与人体同温,那么有谁来完成这个工作?首先是胃,如果胃功能不好的话,就得由小肠把它加热,而小肠是身体各种消化酶最集中的地方,它主要负责集中分解食物的。各种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它对温度特别敏感,小肠温度一低,它也就无法工作了,其分解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必然大大减弱,同时,胃肠受到寒凉的直接刺激,就容易使人体出现胃痛、泻肚、溏便等不适症状;脾胃自身的温度也要随之降低,其运化食物的机能也会减弱。一回两回无大碍,但日久天长,脾胃组织受到伤害、功能日趋下降,五脏六腑及其它器官自然会营养不足,同时也会使我们体内湿寒加剧、气血受阻、经络不通,人体衰老加速和各种疼痛接踵而至就不足为奇了。
再说说食品中加入防腐剂(苯甲酸钠、硝酸盐、亚硝酸盐、二氧化硫、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的利弊:
食品中加入防腐剂,就是要杀灭食品中的细菌使食品长期不会腐败。从实效上来看,它往往能达到商家期待的效果:很多食品保质期可达半年以上。可大家想一想:防腐剂能杀死食品里的细菌,就不能破坏我们肠道内的菌群吗?实事求是地讲,我们体内绝不是非常非常干净的,尤其是胃肠内的生态环境非常复杂,里边有很多细菌,其中益生菌的任务恰恰是对我们吃进来的食物进行“腐化”分解,使食物的分子链由长链变短链,方便食物消化吸收的顺利进行,否则再好的营养人体也无法利用。那么,食品中添加防腐剂,无疑是让我们边吃食物边服用广谱抗菌药,这些“抗菌药”肯定要对肠道内的菌群起到抑制甚至是绞杀的作用。有益菌被绞杀,我们吃的食物还能被肠道顺利地分解吸收吗?
不仅如此,防腐剂的成分对心血管、肾脏、大脑和神经就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吗?要有的话,这些防腐剂岂不成了破坏人体健康的危险品?
笔者虽然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不敢把话说得绝对了,但大家可以动脑思考一下其中原理……也许有一天某位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士能公开地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但在他们没有答复之前,出于健康考虑,需要我们自己饮食的时候谨慎些!当今身体亚健康、不健康的人在增多,并且呈现出了低龄化的特点。我们还是从养生的角度出发,抛弃那些不良饮食习惯为好;还是少吃含有防腐剂食品为妙,而且别再对养生麻木不仁了。经常满不在乎地食用带有防腐剂或保鲜剂食物,很难说日后不被防腐剂所“暗害”!
注重食品口感的享受而不注重人身安全,无异于在做一件舍本逐末、丢掉西瓜捡芝麻的愚蠢事情啊!
2019.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