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党旗红——记周口市委办公室驻村帮扶工作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一系列重要讲话如响鼓重槌,告诫我们越是关键时期越不能松劲麻痹,必须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周口市委办公室驻项城市高寺镇张老家村工作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抓党建促脱贫,抓班子强队伍,抓作风树形象,抓实事惠民生,实现党建和脱贫同频共振、互促双赢。目前,全村呈现出“贫困群众有活干、两委班子争先干、小康路上眼前看”的良好局面。

党建提振精气神
工作队刚到村时,该村无企业、无产业,是全市有名的落后村。驻村第一书记赵亚涛和工作队员经调査走访了解到,张老家行政村之所以落后,主要原因是村里缺乏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他们从抓党建促脱贫、抓班子强队伍和抓作风树形象做起,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与“做”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亮身份、大宣传、听诉求、解民优”百日活动和“党建树上亮四星”活动,建立“党员干部积分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每季度组织一次村民代表评议党员活动,得分情况在公示栏公布,要求党员把身份亮出来,把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做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此外,建立“新时代张老家村”党建微信群和“美丽张老家”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群每季度对流动党员、无职党员进行网络考核,要他们主动缴纳党费,向村党支部报告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产业种下幸福树
在党建脱贫“双推进”过程中,工作队发现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一走就是一年半载,家里的田地无法打理,孩子没人管教,老人没人照料。由此他们开始了由保障性扶贫向产业开发式扶贫发展。3年多来,先后引进省、市扶贫项目资金800多万元,创建扶贫创业基地4个,带领当地贫困群众走出了一条“在家门口就业脱贫”的新路子。引进项城市第一批河南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162万元,入股项城三利食品集团,获得了村级集体收入每年12万元利息分红;协调有关部门在张老家村委会屋顶和闲置废荒地上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与国家电网并网,不但村里增加收益,也帮助16户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元;利用金融扶贫政策,让贫困户每年每户分红3000元。2017年4月松鑫服装厂建成投产以来,已吸纳100多名留守妇女找到了就业门路。平舆工艺制品藤编厂是张老家村引进的又一个扶贫项目,该厂以藤椅架、家庭装饰等半成品加工为主,工艺不复杂,适合家庭妇女和老人操作。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没有离别之苦,没有相思之痛,没有后顾之忧,贫困户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实干赢得百姓心
在张老家村委大院,张贴着全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每户下面都附有二维码,用手机一扫,贫困户姓名、家庭人口、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人、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一目了然。作为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的赵亚涛更是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身先士卒,为扶贫工作下足了“绣花”的功夫,他把800张民情连心卡发给每一个村民,上面印有自己手机号码,群众有困难,他随叫随到。2018年全市部署轮换驻村第一书记,张老家行政村“两委”班子和村里2000多名群众联名向市领导提出请求,硬是把赵亚涛书记留了下来。他向群众承诺:“张老家村一天不脱贫,我们工作队不会离开。”2018年,他被河南省委组织部及河南省扶贫办等单位评为“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以党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检验党建成效,实现了党建和脱贫同频共振、互促双赢,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2016年以来,张老家行政村先后被上级党委和政府评选为“党建示范红旗村”“一类村先进党支部”“平安建设工作先进村”和周口市文明村”等,彻底摘掉了落后村的帽子。
(本文来自党的生活19年6月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