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美德故事——孝敬老人
新蔡县实验小学
五(5)班 李轶楠
辅导老师 侯立功
中华传统美德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从未间断。发扬传统美德是我们新一代小学生的责任。
今天,我在爸爸的带领下,去超市买了几袋水饺和一些水果,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到了家爷爷奶奶还在地里干活,我和爸爸将水果放在桌子上,我就迫不及待地动手帮爸爸煮起饺子来,等水烧开了,一个个饺子就如同雁鹅一般扑腾扑腾的跳进了锅里,经过了三四分钟的样子,白花花的饺子就浮出了水面,这时候爸爸又往锅里点了一勺凉水,我不明白就问爸爸这样做是为什么,爸爸说:“这样做是为了让饺子熟的更快更透,”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做饭还有那么多的学问。爸爸把煮好的饺子盛了许多碗一字排开,两碗留给爷爷奶奶,其余的送给邻居的老人家。不多久,爷爷奶奶回来了,一进门就闻到了香味,就知道是我们回来了。吃到了饺子的邻居爷爷奶奶们都来到奶奶家,跟我们唠家常,都夸我爸是个孝子,我是个孝孙女。我们都开心的聊了一个上午。
我认为发扬传统美德是一种提升自我人生价值观的方式,也是塑造人的基本素养的形式。我向老人尽孝,付出的只有一份心,收获的却是老人的全部。于是我明白了,美德就在我们身边。帮同学收一次作业,帮妈妈洗一次脚,一次、一次,都是美德的具体体现。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中,却能折射出我们身上是否有美德基因的存在。
美德之所以称之为美德,是因为它是一个真理,一种内在的美。
【教师点评】:本文的小作者,用亲切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来叙述自己传承中华美德的故事。条理清楚、用词恰当,以孝老、敬老为主题,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这一顺序来写,紧扣主题,充分的发挥了作者的想象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作者善于观察生活,通过帮爸爸煮饺子明白了生活的哲理难能可贵。可以看出作者在平时的阅读方面有诸多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