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文章
党的生活网(徐克林)艳阳六月,万木争荣,携友人于西湖孤山楼外楼小坐,要了两只西湖特产莲籽羹,一边细细品味,一 边凭窗眺望西湖夏景。触景生情,心有灵犀,竟一替一句地背出一首诗来: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南宋诗人杨万里一生写了许多诗,我最喜爱的,除了那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外,莫过于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了。此刻身临其境,仿佛对这首诗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蓝天,旭日,千层翠盖,万重红妆,笼罩着十里西湖,该是一幅多么明丽的画卷!
盛夏去过西湖的人都说,夏日的西湖是荷花世界。荷花以她香远溢清婀娜多姿逗人留恋。历代文人骚客夏日游西湖,多有泼墨吟咏荷花者。杨万里的这首诗,不失为上乘之作。试想,昨夜一阵热雨,今晨云开天晴,推开净慈寺大门,从天竺山上放眼西湖,接天碧绿,无边无际;清风徐来,莲叶曼舞----莲叶染绿了一汪湖水! 恰在这时,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你再看那荷花,无论是含苞的,待放的,吐蕊的,格外的红----朝阳映红了满湖的花仙子!六月的西湖,旖旎的景色不知道要比别的时候好多少倍呢!
杨万里一生对自然景色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生诗作主要是描写自然景色。荷花有粉白、淡绿、深紫、粉红多种颜色,他在这里舍冷色而咏暖色,自然是有道理的。丽日照耀之时,一湖金水,十暖色当然显赫;晓风残月之际,一湖银辉,冷色却比较容易感光。王安石曾有“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的诗句。桃花为红色,故而炫昼,李花为白色,故而缟夜。显然,诗人在这里热烈而冷静地感受到了光和颜色的关系。这种特殊的时令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形象所烘托出的特殊的意境,使这首诗产生了特殊的魅力。“映日”二字,生动传神。荷花只有“映日”,才会“别样红”。红花还要绿叶扶。“无穷碧”的莲叶, 扶持着“别样红”的荷花,
构成了与四时不同的六月西湖风景。
我和友人品着莲籽羹,甘醇清口;玩味诗句,天然成趣。不知不觉,俨然置身天堂之中。只是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南宋偏安,金兵肆虐,万千生灵尽遭涂炭,何来赏荷兴致?心中不免生出一丝疑窦来。
作者简介:
范文章:南阳方城县人,知名文化学者,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原《青年导报》社长兼总编辑。有《地脉》《呼吸中原》《皈依》《中国历代名人墓地纪游》《踏访三国》《萦记》等多部文集出版。
[责任编辑:齐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