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1){詩集出版了}
書很輕
字,很重
因為
駄著歲月
2) {熱水瓶}
站在這裏,遲遲
不讓胸中的炙熱
變冷
你們確實看不見我的滾燙
除非
拔開瓶塞
讓我的熱情騰騰上昇
倒出
透明的愛
坦然無隱地
注你們以滿杯的溫暖
3){權力}
不相信醇酒
令人迷亂
越喝
越想喝
卻整天
説著醉話
4) {超重}
把相見時的欣喜
流露的友情
以及
一夕的詩話
都用笑聲
包起來
自星返菲
過關時
櫃台小姐
卻搖首,說:
行李
超重
5) {礁}
把頭伸出海面
與浪濤
一起咒罵
愛情
把頭沉入水中
為你而流的
淚
沒人看見
詩集出版了 / 蘇榮超
——讀詩人和權「隱約的鳥聲」
(之一)
書很輕
字,很重
因為
馱著歲月
——《詩集出版了》‧和權
「書很輕」,基本上一本詩集就算再厚也不會超過兩三公斤,所以說書很輕。「字,很重」,接著詩人筆鋒一轉;如何衡量文字的輕重呢?這邊我們也許可以理解,倘若作者筆力千鈞,字,自然就很重了。詩人很巧妙的將書與字,輕與重放入詩句中,成為對比。增加詩的張力矛盾和可讀性。然後詩人解釋「字」為什麼重?「因為/馱著歲月」。
什麼是歲月?歲月就是日子、風霜;就是經驗、磨練,就是心血、功力;就是詩人數十載不離不棄對詩的一種忠貞的愛。
這就是和權的詩!
簡單的十二個字,沒有一個多餘的廢字,真真正正做到字字凝鍊,且四行詩句中用了兩個意象,精華就在最後一句,「馱著歲月」,而令全詩淺而不白,淺入深出,讀完還想再讀,讀完還要深思。
* * * * *
想瞭解詩人和權的詩或者進一步瞭解詩人的內心世界,當然不能只讀這首詩。也許讓我們再來欣賞這首曾被台灣南一書局出版之中學國文輔助教材「基測綜合課本」所收入的詩人另一首與「詩集出版了」風格迥異的詩《熱水瓶》:
站在這裡,遲遲
不讓胸中的炙熱
變冷
你確實看不見我的滾燙,除非
拔開瓶蓋
讓我的熱情騰騰上升
倒出
透明的愛
坦然無隱地
注你們以滿懷的溫暖
很顯然的這是一首擬人化的詠物詩,其實這類詩並不好寫,而要寫得成功就更難了。因為內容(詩句)必須切題,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意在言外。
在菲華詩壇,詩人和權可說是最擅長寫這類詩的詩人,整首詩沒有一個艱澀的字眼,而且主題貼切,將「熱水瓶」的屬性,一一點出。例如:「不讓胸中的炙熱/變冷」、「看不見我的滾燙,除非拔開瓶蓋」。
然而,詩中真正要描繪的只是熱水瓶嗎?當然不是。詩人或許要藉熱水瓶來點出某個人。(這個人)他/她可以是我們身邊的親人、長輩,或師長、摯友。
讓我們來讀詩中末句,「注你們以滿懷的溫暖」事實上讀畢此詩,心頭亦一陣溫暖,詩句之間洋溢溫馨之情,且餘韻無窮。
——讀詩人和權「隱約的鳥聲」(之二)
論語「為證篇」:「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 * * *
詩人和權十五歲開始接觸新詩、讀詩、寫詩,歷經半個世紀。詩人說:「我以廣義的人道主義為思想基礎,我深信詩人須有善良的心地,也須有闊大的思想境界,才能創作出感人肺腑或給人以美的感受的燦爛詩篇。」(我忍不住大笑‧詩人自序)
印證詩人和權的詩歌作品,特別是在「隱約的鳥聲」一書中的第一輯「權力」,我們即可對詩人以上這段發自內心的詩觀,得出一個很好的註腳。
在至高無上的權力誘惑之下,人類的一顆心開始變質。「權力」一輯中,詩人和權對戰爭的厭惡、對權位的戀盞、對貪腐的迷惘以及人性的醜陋,或無情鞭韃、或意在言外、或輕描淡寫、點到即止,在在道出詩人的社會良心,「同時又是合於善的法式的。」(詩人和權之語)
請看「權力」一詩:
不相信醇酒
令人迷亂
越喝
越想喝
卻整天
說著醉話
誰說不是呢?當一個人擁有了權力,就愈加放不下,(越喝/越想喝)然而,所謂的權力則只能讓人性迷失於大千世界、擾攘塵世(卻整天/說著醉話)。重點卻在「不相信」,不相信什麼呢?「不相信醇酒」(權力)/令人迷亂。
除了「權力」一詩外,這一輯中其他數首詩,如:「官邸裡」、「染」、「糖果」、「素描」、「砲彈與嘴巴」、「紅紅的花」等,皆是同類作品中主題較為突出及筆者較喜歡的。
雖然有著相同的主題,詩人的創作技巧及手法卻是多變的。例如:「官邸裡」一詩,詩人透過「垃圾筒說」,「有人/丟/髒東西」卻「沒人/丟/貪腐」。詩人巧妙的將髒東西與貪腐劃上符號。「素描」/一張臉以「老太陽仍在空中/苦
——讀詩人和權「隱約的鳥聲」
(之三)
把相見時的欣喜
流露的友情
以及
一夕的詩話
都用笑聲
包起來
自星返菲
過關時
櫃台小姐
卻搖首,說:
行李
超重
超重——給周粲。星加坡四題之四
如何「判別」一首詩的好壞呢?事實上自五四新文學運動以還,新詩的發展尚不到百年,而「現代詩」至今則仍沒有一個確定的定義,詩人有自己的「詩觀」。作為文學的最高形式,詩往往叫人誤解,甚至唾棄。
詩人和權認為構成一首好詩,最起碼的條件,「應是思想內容清新、情感真摯、強烈、深刻,同時又是合於善的法式的。」
菲華名詩人雲鶴則給詩定下四個層次:「深入淺出/深入深出/淺入深出/淺入淺出。」這些「詩觀」或者「詩論」均是筆者所推崇備至的。印證詩人和權這首「超重」,我們即可以很容易得出一些論證,來判別一首詩的好壞。
「超重」副題為給周粲(周粲,星加坡詩人),那麼我們可以理解這首詩是詩人和權與周粲在星加坡相聚時的情景。欣喜、友情、詩話,都要包起來。用什麼來包?當然不能用紙張、膠袋、或者布絹之類的俗物,(倘若硬要用這些東西來包亦無不可,但那就流於散文化了)。用「笑聲」來包,則更具詩的特性與張力,意象出來了,整首詩也「活」起來。為什麼要包起來?包起來才能帶回家(菲律濱)。為什麼要帶回家?因為放不下這些美好的情與景,這些美麗的回憶。詩人情長在此可見一斑。
然而,「過關時/櫃台小姐/卻搖首說/行李/超重」
行李真的超重嗎?未必!實體的行李並不超重。超重的是友情、是欣喜是詩話,是用笑聲包起來的那些美好回憶。這些抽象的東西才真正讓心頭沉重!才真正超重。奇不奇妙?
這首詩「內容清新、情感真摯、深刻」,而且深入淺出,「有深邃的內涵,但以令人易於接受的技巧與語言寫出來,顯而不淺。這是詩的最高層次。」(詩人雲鶴對深入淺出的釋義。)
簡言之,「超重」是一首好詩。
讀一首好詩猶如喝一瓶醇酒,讓人「沉醉」。那麼不妨再來看這首筆者心中的好詩。
把頭伸出海面
與浪濤
一起咒罵
愛情
把頭沉入水中
為你而流的
淚
沒人看見
——礁
礁即暗藏於水中的岩石。它有時浮出水面,有時又隱於水中。詩人巧妙的將它擬人化,把「頭」伸出海面,把「頭」沉入水中。
不相信世間的所謂「愛情」,待吃過情的苦才暗自傷悲。這首詩最高明的地方是下半節,詩人將淚與水融為一體,淚即水;水即淚,因此為情而流的淚,在水中也就沒人看見了。
「礁」這首詩分為兩節,互相對比。用字洗鍊簡潔、清新可喜;內涵深遠,情真意摰,亦是不可多得的一首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