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说说孩子的起跑线
严新权
想必大家对“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会陌生,因为很多家长会以此为理由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培训班,而好多以营利为目的办学商家也会以此理论为诱饵大做特作招生广告,骗得众多家长的好多钱财装进了他们的腰包。家长挺忙挺苦,孩子挺累挺烦。
人生,的确有“起跑线”,它是孩子健康成长和有所成就的基础。广义地说,它还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背景(此处在本文不做重点探讨)、包括孩子的身体机能、心理个性等多个方面。遗憾的是,由于对“起跑线”认识的不同、受商业诱骗和社会某些体制的影响,很多家长竟狭隘地把智力早开发、不惜一切代价地让孩子多多参加补习班、培训班看成是孩子人生的唯一一条“起跑线”,把孩子学科成绩当成了压倒一切的利益,只要升学科目考试出色,就对孩子大加赞赏,就可以对孩子的缺点、错误忽略不计。另外,很多家长还因为只关心孩子的文化课学习而轻视孩子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
其实,“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绝不单单指在孩子幼小的阶段就开始参加各级各类的补课,在“孩子起跑线”问题上,需要更多关注的,应当是孩子的体质、情操和行为习惯,应当是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教育规律,研究如何好好把握住教育孩子的关键期,并恰到好处地严格教育、及时纠错、正确引导,使其在小时候逐渐形成大度、坚韧、正直、善良、谦虚、合作、节俭、自律、上进、果断、理智、信义、勤奋等各种好的品质,这样,孩子长大时,就容易成就事业,因为这些素质才是推动人在人生道路上顺利前行的、永不衰竭的强大动力。相反,这些方面的因素缺失越多、对孩子越是迫不及待地进行所谓智力早开发和全脑开发,孩子的发展也就越缺少后劲,即便从小到大考试回回得满分,但由于缺少教养和过早被逼迫学习而导致其懒散、自私、任性、懦弱、厌学、不知进取、自负或缺少自信,也难在学校和社会的环境里有太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在后来的成长和社会实践中,还会因为人格的不健全导致心理有障碍、生活不和谐和事业的半途而废。只重视孩子的学科学习而忽视品格的积极影响,不仅不会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还会使孩子因为鼠目寸光、精神空虚、思想肮脏、品行卑劣而在未来的竞争中输得更惨、在未来的生活中没有晴天。
古今中外无数成功人士的事例证明,孩子的“起跑线”不仅在课堂,更是在家中;不仅在学科成绩里,更在道德品质里;不仅在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在于适当的游戏和生活实践;孩子在起跑线上的引导员不仅是补课教师,更是孩子的亲人;人生除了知识层面的起跑线,还有精神的或者叫灵魂的起跑线——很多孩子后来的种种不如意,不是输在了没有参加补习班上,而是输在了家长对他的溺爱骄纵上导致他胸无大志、玩物尚志、精神颓废浑浑噩噩不知进取上!如果只强调补课增加学科成绩而不注重孩子的自立、自重、勤奋、感恩、孝顺、爱心等综合素质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即使他从小学到大学的考试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但他的人生也注定是要失败的,这才是人生的可悲之处,这才是名副其实地输在了起跑线上…… 2019.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