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小小说)
文/陈天林
南指挥村的“内阁”、贫协、专案组联席会已经开了六场,对地主婆权王氏的葬身之地还是没有定论。时令已到农历七月,但因伏旱持续太久,气温一直居高不下。权家三个儿子只好把母亲的灵柩遗放到村外的防空洞里。
联席会第一场,保管员虎子首先发言:“人都死了,还说什么阶级斗争、阶级路线?埋到公坟算了,省得另找墓地,给耕地带来损失和不便。”虎子的提意立马遭到了贫协主席刘四的批驳。结果联席会变成了帮助虎子坚定立场认清形势划清界限的生活会。这个会一直延续了三场,才又把议题言归正传。贫协主席刘四首先讲了地主婆不能和贫下中农葬在一起的原因和葬在一起的后果。接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阐述了自己的认识和意见。最后刘四提出把地主婆葬到岭南的丹凤滩,那里乱石滚滚,野草丛生,莊稼永远种不到那里去。其他人表示赞同。会议决定由专案组长去执行,打桩划线,确定了墓穴的具体位置。
权家人如奉圣旨 。全家在一种异样和悲痛的气氛中草草安埋了老母。入土为安,全家人把悬着的心落到了实处。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阶级斗争的弦终于松驰了下来。接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祖国大地。权家家族和全村人一样,喜气洋洋地投入到发展经济的大潮中去。二十多年过去了,村上的人们突然发现权家八个子女,有七个考上了大学,其中六个还是全国名牌大学。而全村其他孩子上大学的却没有几个。大多孩子陆续回到了家乡,不是重操族业就是外出打工。人们懝惑不解,迷惘笼罩着人们。
有人说,这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你想想,当时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当地的姑娘谁愿意嫁到权家去受牵连。他们兄弟三人只好到外地甘肃,陕南,陕北找媳妇。这血缘关系就比咱们这儿远多了。血缘关系越远后代越聪明。聪明的孩子怎么能考不上大学呢?
又有人说这是一个玄学问题。他那天见到一个在法门寺朝拜的老僧,到丹凤岭游转。他尾随而去。那僧指着权王氏的坟墓对他说,这个坟墓的风水和当年韩信在九里山上葬母的风水一模一样,这家要出韩信这么大的官。你们谁知道韩信的官有多大?(注1)大家听罢,对这样的说法不置可否,怏怏地离去。
接着,把自家老人安葬在丹凤岭的人多了起来。
有一天,老贫协主席打发家人叫来了权家老大。刘四拉着权家老大的手说:“当年我那样做,确实是历史的误会。请你能原谅我。我家数代单传,牛娃已是第五代了。我死后,你家人手多,请你们帮牛娃他爸那二杆子也把我埋到丹凤岭去,我心里也会踏实点。”权家老大恳切地说:“四叔,您放心吧!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您也不要太自责,也不要再往心里去。我一定会照您说的去做。”
————
〖注释〗韩信葬母一说原本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传说当年韩信在九里山上给人家放羊。羊在山坡上吃草,韩信靠山坡躺下睡觉。这时有两个路过的道人看见了,其中有一个说,这娃睡了个好穴道,再向下能挪一尺,其父母葬在这里,不出两代,必出宰相之职。韩信听到后马上向下溜了一尺。那道人说,最好,最好。韩信回家后剪了其母鬓角头发葬于此处。后来果真扶助刘邦夺得天下,被封三齐王之职。刘邦亲口赞曰:“连士兵,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
韩信葬母一说看来就是误传了。但道德学家和伦理学家未必同意。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