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场舞做为一种通俗舞蹈,它的门槛低,好学易懂,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伸缩性强。学员即不受文化程度的高低所限,又不受学员的经济条件的穷富之捆绑。只要你热心好学,努力勤奋,坚持下去,就能顺利掌握舞技,是适合大众喜悦的一种开放式舞蹈。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文化生活的层次也明显逐步增高。当今社会,为了生活各村的精壮劳力均已普遍外流,留在村里的大部分都是老弱体残,妇女儿童。在家种田,相互照应。终日枯燥的现实生活,使他们忧心积虑,愁眉不展,难以按捺现状,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度愈日逐增。于是,就有几个思想上较先进的女士自发组织了这一支广场舞队。

该跳舞队伍愈日俱增,由先前的几个人到现在的几十人。从成立到现在,无论当时条件怎样,她们始佟如一,不愿放弃。她们自愿花钱购买音响设备,服装道具。常常和邻村舞队相互交流,切磋技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活动助兴演出。除了天气变化等特殊情况,几乎天天都跳,每天按时开场跳两个小时,后准时收场。
队员们个个精神饱满,英姿飒爽。充满时代激情,富有青春活力。舞姿更胜他人一筹。婀娜多姿,轻柔飘逸。如痴似醉,是醉非醉。技艺娴熟,稳操胜券。仪态万千,超妙绝伦。她们的勤奋好学,敢于拚搏,不畏苦难,敢于追求美好生活的执着敬业精神及精湛的舞技,赢得了众人的一致好评。
这支队伍的成立,她们的精彩演出,无私奉献,不仅丰富了多彩的农村生活,带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提高了民心的凝聚力,也对人民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运动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者简介:马红军,男,四十七岁,初中文化,洛宁县河底镇城头村人。平时爱好写作和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