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郎山位于洛宁县城西北50公里处,最高山峰鹰帐山,海拔1597.9米,距洛阳市130公里,是崤山的一个支脉。长水毛岗河就发源于二郎山下,它的西边是紫盖山脉,东边是凤凰山脉,二郎山是这两山的结合部,二郎山就在连山村后。每年五月,杜鹃盛开,红、兰、紫、白交相辉映,此间不时飞来飞去的高原彩蝶使得她更显绚丽。二郎山陡峭险峻,这里同时也是古崤南道的一个歧道。.
这里山势雄伟,峰峦叠嶂,悬崖峭壁,古树野花,千姿百态,飞瀑流泉。山溪淙淙,穿峡入谷,千回万转,莽莽林海之中有千余种珍贵树木,是珍禽异兽繁衍生息出没戏水的乐园。二郎山山高路险,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很好,动植物种类繁多,山雄水秀,原始古朴,盘山公路险峻,昔日的盘山公路已是开发探险活动的好去处。如今村村通水泥路从二郎山中通过,山中交通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

五十年代一曲《歌唱二郎山》,"二呀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闻名于世。二郎山因一曲雄浑激越的《歌唱二郎山》流传久远,引起人们无尽的向往和遐思。
二郎山峰峦叠翠,林海茫茫,峡谷幽深。冬季银装素裹,冰条垂挂。春末夏初,团牛坪、茶喝河、木叶棚杜鹃锦簇。向北十里可达陕县洛宁交界的界岭,哪里有风力发电的高大设备在不停地转动,让大自然为人民做出无私奉献。站在界岭上的老庙制高点上;早看日出、晚看日落,欣赏"日月同辉"奇观。这里白沙河曲折幽深,燕子洞钟乳石千姿百态,葫芦水两潭相连,大石笋如春笋指天,凉水井三迭飞瀑,水海子倒映青山,鹰帐山景色秀美。景区内与永宁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积沉下丰厚的古文化。

据传,二郎神的父亲杨天佑是上天"左金童临凡",为确州城内书生。母亲云华女恋旧情下凡与杨天佑私配成婚,生下二郎真君,因违犯天条,为花果山孙行者所困,被压于大山之下。后来,二郎神得到天上斗牛宫西王母的指点,"担山赶太阳",劈山救出母亲云华仙女,反而用大山压住孙行者。《二郎宝卷》是这样描绘二郎神劈山救母的:"开山斧,两刃刀,银弹金弓;升天帽,蹬云履,腾云驾雾;缚妖锁,斩魔剑,八宝俱全。照妖镜,照魔王,六贼归顺;三山帽,生杀气,顶上三光;八宝装,四条带,腰中紧系;黄袍上,八爪龙,紫雾腾腾。"(见《二郎宝卷,求签桂造品第十》)"二郎变化有神通,八装圣宝紧随跟,出门先收各牙洽,黄毛童子护吾身。后收七圣为护法,白马白犬有前因……梅山七位尊神圣,归依爷上拜兄弟。帅将跟随常拥护,天地同春成神圣。白马爷乘神坐骥,白犬神嗷紧跟巡。贯会降妖捉鬼怪,邪崇精灵影无踪。"(见《二郎宝卷。心猿不动品第十一》)《二郎宝卷》中描绘的二郎神形象与《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形象极为相似,其中的"各牙治"即"郭压直"的别写,则与元明以来二郎神杂剧相同,而"白犬神嗷"又与《封神演义》中"细犬"的"本相""形如白象"似同出一源。

还传说,天府有个神通广大的二郎神杨戬,其力大无比,武艺超群,练就九转元功,能七十二变,且长有三昧火眼,还有只十分厉害的神犬,寸步不离,唯命是从,使二郎神如虎添翼,常有惊人之举。因而威名远震,众生敬仰
天上原有十个太阳,无白天黑夜之分,不适应万物生存。后羿接连射掉九个,虽有昼夜之分,可一个太阳的能量仍然太强,以致寸草不生,四海皆荒田,饥殍满地,哀鸿遍野,人丁不旺。
一天,上界天仙云集泰山之巅观看日出美景。当太阳升起后,玉帝忽发感慨:太阳日行万里,普照寰宇,光泽九洲,光强似火,民不聊生,欲解民于倒悬,尚无良策。二郎毛遂自荐,声称自己能担山与日同行,遮蔽强光,解救万民,玉帝听后颔首称赞。

次日晨,二郎神果不负众望,担起泰山脚下两座大山与太阳同步而行,世人欢天喜地,休养生息、拓荒造田,广事农桑。日至中午,走至洛宁县长水乡连山村北边时,觉得鞋内沙土太多,驻足倾倒,这时太阳超过二郎向前走去。现连山村北有两个相距二里的东、西山头,就是二郎所倒鞋土形成。即"二郎鞋土倒成山"之典故由来。
为追上太阳,二郎慌忙担起大山,加快步伐,不料却忙中出错,一个闪失,前边那座山的扁担眼被担叉了。二郎心急如焚,看着幸灾乐祸的太阳,怒火中烧,旋即拣起一块巨石向其砸去,却无济于事,回手又轮圆扁担对着误事的大山打去,象切豆腐般,山头一下子被扫去;落至一里远的土地爷庙旁。后抛下扁担捶胸顿足,叹惋不已。
二郎神所担的两山相对而立,被削去山头的叫平山,叉的扁担眼明显可见。另一座因山顶仍是尖的称为尖山,现扁担眼完好无损,处于尖山西坡中下部,口部三米见方,深约十米,又称二郎洞。抛下的扁担演变成石凹岭,又名凤凰山,砸太阳的大石头远远落在绿驼底,形成了与众山不同,称为绿驼山。

土地爷见二郎神大怒不止,一边吩咐土地奶奶赶快备饭,一边忙上前劝解。你已尽力,何愧之有?权且坐下歇息,以免气盛伤身。想起万民整日处于火热之中,二郎不禁黯然伤神,悲从心来,泪流成河。瞬间土地奶奶巳烙好千张烙馍,此时二郎神已觉大饿,见此感动不已,为感谢土地爷夫妇的热情款待令其神犬变成紫盖山,以作纪念。二郎泪水滚滚而下,夹带石块,漫过滚河滩,婉蜒而去形成毛岗河。
土地奶奶所用鏊子顺手放置飞来山头北侧,此山就变成了石垄山;北望乃一尖尖小山,与平山形状相吻合,正是阳山。二郎乘凉时所坐巨石也演变成牛王山,烙馍没用完的面又做成老鹰也变成长水边界上最高峰名鹰帐山。二郎担山救万民之壮举虽付之东流,然其诚意惊天动地,太阳敛了强光,人们安居乐业。由此留下的尖山、石垄山、阳山、牛王山、绿驼山、鹰帐山六座大山,各尽其能为洛宁人民年年贡献各种中药材,各种山珍奇果,蜂蜜琼浆······养育着山里人们。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故事也经久不衰,还在民间继续流传。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