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笑着飞翔
——依凌《哭泣的青鸟》赏析
从舞台走下来
霓虹灯一盏盏灭熄
原来夜的黑更能看清背后的沉静
你以寻常的气息呼唤雷鸣
任雨点敲打我沉重的眼睛
谁会量度夜雨压痛的嘶鸣
谁又会计算风纹翻转是真经
我用力揩擦点点滴滴虚假的人性
就在这个滂沱的夜
独自背起沉重的诗句
让雨冲洗淌血的淚水
笑着飞翔

读完这首诗,我眼前晃动着一只幽幽的青鸟,它在雨中哭泣,想必受了很多委屈,又无处倾诉,只能独个儿背着辉煌的霓虹灯,在寒雨中“嘶鸣”。“从舞台走下来/霓虹灯一盏盏灭熄”,由此可见,青鸟原本是属于舞台的,如今只能黯然下台,退却一切的辉煌,回到起点,甚至比起点还遥远、茫然。
“原来夜的黑更能看清背后的沉静”
富有哲思的诗句紧接着跳出来,含着无比沉重的叹息。夜的黑是整个舞台的背景,“背后的沉静”才是体现“夜的黑”的纹路。一切可能与不可能,宿命的安排,人为的因素,都是“背后的沉静”的注脚,只是作者略而不提。面对这令人窒息的“背后的沉静”,作者喊出了“你以寻常的气息呼唤雷鸣/任雨点敲打我沉重的眼睛”。虽然是呼唤,却能以“寻常的气息”呼唤,呼唤的是“雷鸣”,很有挑战的意味。冷静之中蕴含激荡,即使“雨点敲打我沉重的眼睛”,青鸟的形象一步步建立起来。
对这个波澜重重的“人世”,作者心有所感,于是发出“谁会量度夜雨压痛的嘶鸣/谁又会计算风纹翻转是真经”的感慨,这是另有所指。我们不知道加诸于作者身上的重压,但可以感受那种被“夜雨压痛的嘶鸣”的痛楚,和人为的“计算”,可笑的是,这种“风纹翻转”的计算被当成是“真经”。世界是颠倒的,人性是颠覆的,难怪作者要说:“我用力揩擦点点滴滴虚假的人性”。
青鸟何去何从呢?
“就在这个滂沱的夜
独自背起沉重的诗句
让雨冲洗淌血的淚水
笑着飞翔”
整首诗从开始到完结,都是极其沉重的调子,如果是这样,整首诗就没有支撑点,好就好在最后一句:笑着飞翔。如此洒洒脱脱的摆脱先前的牵绊,被夜雨冲洗过的青鸟,终于亮翅——笑着飞翔,整首诗也跟着亮起来了。
虽然我们不明白作者为何发出这样锥心的“嘶鸣”,但可以感受她的心情。既然这个舞台不属于个人,那就做一只了无牵挂的青鸟——笑着飞翔!
怀鹰,原名李承璋,福建南安人,新加坡公民,曾做过电视台华语戏剧组编剧,媒体城记者,撰稿人及导播,《联合早报网》高级编辑,书写文学网主编,目前为专业作家。
获国内外25项文学奖项,第一届《城市文学奖》冠军,《宗乡文学奖》小说组及散文组冠军,第一届《新华文学奖》推荐奖,香港中文大学主办青年文艺创作高级组获奖人等。主编过《青年文艺双月刊》《新加坡文艺》《新加坡小小说》《新城小作家》《创新诗刊》《缅甸新文学网诗歌报》等。出版过25部包括散文,散文诗,小品,评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等著作。

依凌,原名董雅玲,广东中山人,来自中国香港,现为新加坡公民。文学爱好者,除了写诗,也写散文和散文诗,作品散见於国内外报章及期刊,包括诗刊。著有诗歌合集《六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