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作家张青林佳作欣赏>>>
《雨走象湖》
(散文)(原创)
张青林
早晨6点,按习惯走步晨练,出了门才发现天在下雨。淅淅沥沥的雨丝让人感觉些许凉意。9月9日的天气,在南昌已不算稀罕。我提振了一下双臂,穿过马路,走进象湖,走进雨里。
象湖,位于南昌市西郊,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旅游景区。由南江、北江、东江、西江以及青山湖的水流汇聚而成,其象湖的平面图颇似一头大象,故得名象湖。而万寿宫正是位于象湖中的一座小岛,总面积约60亩,被誉为“祈福岛”,是南昌道教圣地的正一派道场,它就象镶嵌在整个象湖风景区上的一颗明珠引人注目,又被称为景中之圣。现在,象湖湖畔被塑化为健步区,早晚期间,男女老少熙熙攘攘,热闹非常。
我第一次徒步象湖时,是某一日晚饭后,心旷之外感到这里有股“仙谷道场”之风气,尤其在经过万寿宫时,冥冥之中听到天蛙聒鸣,令人肃穆悚然。

今天晨练者少了很多,不远处,稀稀落落有撑着雨伞晨练者。远远眺望,象湖在雨雾中象慵懒的淑女,静雅淑贤。万寿宫、万寿塔、采荷桥、一幢幢亭阁蔚成一幅朦胧的水彩画。雨丝在微风中斜织着,我时不时驻步用手机拍下心仪的画面。
嘿,是什么时候在这里树了一尊雕像,只见它道长模样,着一身灰色,骑马蹲裆,双手前立,掌心相映,目不转晴,平视着湖面,任风吹雨打,岿然不动。走近才知是一练功老者,我疾走了几步,生怕惊动了老者的功力。内心油然生起一股力量。
近几年,我养成了长期早晚走步的习惯,即便是出差期间,也不间断。那是在流火七月的杭州,我带领我的同事暴走了西湖,整圈下来,用了三个半小时。汗流浃背,沐浴清风白月,陶醉丹桂飘香,一路上,象在听着多少美丽传说,穿越在“桥断魂牵山不孤”的意境。也许是与当时工作性质有关,最后平添的是心力交瘁,更是疲惫和劳累。但穿行在象湖旁,全然是另外一种境界,有归宿感,有释放力,更有身心的轻松,我仿佛终于逃脱了北京上海高楼大厦的困扰和束缚,我更向望道家的仙境。

万寿宫,平日里可见烟火缭绕,氤氲叆叇。每次经过,都会想起“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境”。“道法自然”是我的崇尚,也是我做人的本源。工作二十六年,从塔克拉玛干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江西,多少坎坷和磨难,硬没有把我的性格改变,我还是我。我高喊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我吟诵过“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填过永遇乐如梦令,我割肉股票借钱给朋友百万……,也许我的性格不为时代推崇,也不为追求进步者效仿,但我更坚信真实的自我,更恪守良心的定力。“不忘初心,永往直前”,为的是活得问心无愧,睡觉安稳踏实。
万寿宫的北门石柱上记载着道家云海史迹,“入门求道悟真道玄之又玄,登殿步虚升太虚上之无上”,道出了道教玄而又玄的真谛。还有“法本自然演泉元于正教,经传元始阐道法之冲科”,揭示了道与自然的本质关系。
绕万寿宫出来,不远处是大片的荷塘,这是我每天都要光顾的地方,从“小荷才露尖尖角”、“莲叶出水大如钱”到“映日荷花别样红”“乱入池中看不见”,见证了荷花成长过程。我喜欢周敦颐的《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小时候看到过有邻居的老人去世,是请了峨冠灰袍的道士,彻夜做功德,超度亡灵。道士还会看风水,选墓地。最近我回老家,又看到道士为人家做道场。我感觉,似乎道教基本上循着自己的路子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力。
……
雨在下,我急促地在跑道上暴走着,脚下风生水起。
雨轻洒在湖面,泛起点点箭纹,渐渐波成涟漪。
……
回转再次经过荷塘时,我仿佛感觉到“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意。
回到房间,有感于此,赋诗《西江月.听雨》做为该文的结尾,“雨打荷花千片,醉击忠心耿耿,独居窗内听雨眠,玉入椟钗于奁。欲驾仲秋明月,引雀折桂翩翩。朝食晨露清泉,不为浮华痴恋”。
【签约作家简介】

张青林 1969年2月出生,山东鄄城人。《诗词春秋文刊》签约作家。研究生学历,爱好文学,作品散见全国各个杂志。目前在中国石油江西销售公司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