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朝两位著名诗人张继与张籍,名字音同字不同,很多人分不太清楚。
张继(约715~约779)

张继,生活在盛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而张籍(766~830)生活年代在唐后期唐顺宗和唐宪宗年代。张继比张籍大近50岁。
张继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流传在世近50首诗,最有名的就是《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金谷园
唐 · 张继
彩楼歌馆正融融,一骑星飞锦帐空。
老尽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鸟怨东风
宿白马寺
唐 · 张继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张籍(约767~约830)

唐代诗人,留下四百多首诗。大家耳熟能详的是《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 ,是散文大家韩愈的学生,长庆元年(821年),张籍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所以人称“张水部”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另有《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的门生朱庆馀模仿老师的《节妇吟》做过一首《闺意》也很有名气:
近试上张水部 献张水部
《闺意》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