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湖红船(外二首)
□ 虚无先生
游船是你的童年
自从经历了激浪中的颠簸
你便以种子的形态
浸泡于黎明前的潮汐
九十五年执着无悔
并且在浸泡中逐渐丰腴
机遇给你披上了红色衣衫
使你同时也是火种
深埋在荒芜的季节 伺机燃烧
烘干阴霾同时点亮葱郁 唤醒希望
感动得雪花融化在前额
你发芽时天色阴沉
十三颗心和那片湖水
在阴沉中澎湃成排天巨浪
激荡着麻将桌上的忧患
茶香 烟香 涛声
以及你分娩时痛苦的泪水
一起融进血液
飞溅出簇簇深刻的思想
嵌进湖底多情的泥土
东方初霁 世界顿时开阔
从那一刻起
烟雨楼昂起了头颅
湖畔的金柳挺拔成忠诚的守卫者
经年人流如织
接踵走近你的身躯
熟稔的历史和积聚的热忱涌动于胸
悠长悠长的思绪
沿在湖面上无尽绵延
直至化作湛蓝的湖水
依偎在你的身边 终生相伴
一旦离你稍远
离你的梦就更近
井冈山(八题)
《山》
井冈山,杜鹃山
红色的山,神奇的山
战斗的山,英雄的山
革命的山,光荣的山
躺下,一只培育红色种子的摇篮
站起,擎住意欲压城的黑色云天
《雾》
浓雾,笼罩四季
是圣地挽留烽火连天的岁月
是硝烟眷恋革命圣地的翠竹
《红》
红土,红米,红杜鹃
红军,红旗,红歌嘹亮
红色年代,红色血液,红色精神
红色后代,红色朝圣,红色传承……
一种色彩,浸透在骨髓
一种信念,根植于灵魂
《楼》
八角楼,一间产房
一位才略旷世的秀才在困境中分娩
一对双胞胎思想巨婴在微光中诞生
《挑》
陡峭的山路
沉重的担子
蜿蜒,蜗行,大汗淋漓
摔倒,爬起,血染征衣……
箩筐里躺着三座大山
移步毫厘
便离太平洋更近
《井》
大小五井,深不可测
每口井都隐藏着故事
人知或不知
譬如,鱼和水的亲昵
譬如,光明与黑暗的血雨腥风
以及传奇与悲壮的五味杂陈
《碑》
在平地上矗立
在山顶上矗立
在博物馆里矗立
在朝圣者心里矗立
在历史的时空里矗立
《人》
镌刻在墙上的人
安睡在墓里的人
悲壮中永生的人
肃立瞩目的人
垂首默哀的人
虔诚朝圣的人
各路人马
高举信念的旗帜
会师井冈山
延安(4题)
《圣地》
1935——1948,13年
以宝塔的光芒召唤
圣贤沓来,伟人云集
以危亡的呻吟呼唤
112篇“圣经”,横空出世
以母亲的慈爱孕育
悲壮的分娩,盛大圣事
一个民族的浴火重生
一个政党的璀璨辉煌
以及数十年后
一个从隐约渐次明朗的浩然大梦
《宝塔》
沉睡五个朝代
在抗战的炮声中苏醒
天亮时
瞪圆警惕的眼睛
巍然矗立
天黑时
迅速化作一盏灯
点亮暗夜
《保育院》
留下自己的女儿
带走烈士的遗孤
离开,为了凯旋
大爱,绝情的理由
蒲公英托举出慈母的心
种子,纷纷扬扬
簇拥着院长的红围巾
在天空中轻扬,曼舞
根系遁匿于深层
穿越,星夜兼程
追随,依依不舍
《天主堂》
天主堂,教堂,礼堂
没有教会,没有教主
惟有一个政党
屹立于民族危难
39天,历史分娩出精准抉择
巨人昂首跨前
向倭寇发出惊天怒吼
自此,一种超越宗教的信仰
在堂内满盈
向堂外弥散
《梁家河》
一孔窑洞,两个书箱
过“五关”,吃“三团”
用煤油灯点燃十五岁的青葱
卷一支“大炮”,抽一口旱烟
躬身挺起沉重的担子
柔弱的肩被压得钢铁般坚硬
于是梁家河有了深水井,磨房
有了沼气池,乡间路
有了淤地坝,山坳良田
铁业社的铿锵撞翻了小山村的沉寂
无疑,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七年
站在田埂,举目万里河山
伟大的思想从“低下头、弯下腰”萌芽
从“撸起袖子、挽起裤腿”起步
从“打铁还需自身硬”茁壮
在窑洞里酝酿的惊天大梦
从朦胧到清晰
从八百里秦川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然后,跃上澄澈高远的天空飞扬,斑斓

虚无先生,又名愚叟、真言。笔耕数十年,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剧作等作品多种。著有《激情飞歌》《梦里的故乡》《活着 想着 写着》《远去的风景》《为了纪念的记忆》《迂生愚论》《古风-打油诗300首》等9部。近年以诗歌创作为主,诗风通俗、细腻、走心,出版情感诗集《我和另一个我》。
诗观:好诗歌在心底,好诗人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