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宁县下峪镇张氏文化》专刊之四——沙沟村张氏文化
洛宁县下峪镇沙沟村张氏文化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员 张清华撰文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张泽武审订
1.沙沟村张氏家族概况
沙沟村在洛河故县水库——西子湖东岸,位于下峪街西南二十里许,今属沙沟行政村。沙沟村张氏家族祖籍河南省巩县。沙沟村张氏家族是清朝末年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迁徙而来。先祖张铁古因娶沙沟阳坡的王氏为妻而定居下峪沙沟,土窑栖身,拓荒垦地,耕种为生,坎坷度日,历经百年风雨,传世七代。本支始祖张铁古;二世张梦周、X X X(名讳不详);三世张振勇、张振苍;四世张来知、张来科;五世同宗兄弟4人:张新团、张新福、张新平、张新帮;六世同宗兄弟4人:张松涛、张江涛、张百涛、张涛;七世同宗兄弟4人:张强强、张安安、张明杰、张一帆。沙沟张氏繁衍至今已传7世,后裔三十余人,现在分布在上戈乡白河村等处。
沙沟位于洛河东岸,属于故县水库淹没区。1987年,故县水库截流前夕,沙沟张氏一家十多口人响应国家号召,支持水库建设,毅然抛家舍业,背井离乡,迁移到上戈乡白河村。然祖茔尚在,故土难离,张氏后裔魂牵梦萦的仍是沙沟半坡的一草一木,还是挥之不去的生活过往。

沙沟村自然风光
2.沙沟村张氏人物志
沙沟村张氏家族,以善为本,耕读传家,虽历尽坎坷,命运多舛,仍执着前行,自强不息,家家富裕,人人安康,子孝孙贤,人才辈出。主要有:
张新团:中国共产党党员。生于1944年4月。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豫西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卢氏县大峪乡任教。1968年,又被调回洛宁县任教,先后担任高中物理教师、下峪乡中校长、下峪乡教育办公室主任,在教学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多次表彰和奖励。

张新团朴实善良,忍辱负重。他的青年时代,家庭灾难接二连三。在他结婚后的六七年里,先后埋葬了五位老人和两位同辈。二十多岁时,父亲便离开人世,他含泪埋葬了老人。祸不单行,紧接着,他的二伯,二婶,奶奶,母亲也在两三年时间里相继离世,他都亲力亲为,庄重地安葬了老人,这接二连三的灾难给他以沉重打击。之后,他的二弟媳、二弟又相继病亡,留下一个孤苦伶仃的五岁女孩,他含泪埋葬了两位亲人,抱回了侄女,并且视如己出,抚养其长大成人。另外,他的一个外甥女当时家庭极度困难,无力抚养,在当时他已经困苦不堪的情况下,他也毫无怨言的收养起来,加上自己的四个孩子,一家八口,靠他一个人养家糊口,艰辛之状可想而知。他一生先后安葬七位老人,收养两个遗孤的高尚行为,一直被乡里传为美谈。他的孝亲敬老,看重亲情,爱幼抚孤行为,他的高风亮节,是张族的楷模,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张江涛:1992年毕业于三门峡高级技工学校,洛宁县上宫金矿担任技术员,测量组组长、洛宁金鸡山金矿任生产技术科科长。曾为矿上设计生产对穿工程,获得省级一等奖,为金鸡山金矿测量设计了选厂以及尾矿坝等工程。25岁时,被洛宁县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助理工程师。2004年创立大千井巷有限公司,任经理。
张百涛:2010年毕业于许昌师范学院,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洛宁县新宇小学政教主任。爱好文学,有作品在多个网络平台发表。

作者简介:张清华,网名晓青,洛宁县下峪镇人。从教30余年,爱好写作,作品曾发表于《教育时报》、《中学生学习报》等报刊。著有《百年下峪》一书。近年诗文散见于《洛宁文友》、《洛宁城事》、《永怀河洛间》、《搜狐网》及《今日头条》等媒体。其中《下峪轶事》在《永怀河洛间》连载十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