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 遇
作者/周冬柏 主播/高珺珺
都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修来今生的一次遇见。而人世间许多可歌可泣、凄美的爱情故事,就从这美丽的初遇开始。
还是那个最美的季节,陌上的桃花缓缓开放,出落得如花似玉的初玉老师,轻轻挽起的长发也已刚刚齐腰。选一个春意浓浓的傍晚,来到她和心仪的强哥初次相遇并私下起名叫“初遇”的渡口,等待着强哥来兑现那三生三世前就许下的诺言。她要问他,许她的十里红妆,可曾铺好?风儿也停住了脚步,静待他的回答。那柳梢上一弯香熏的月,也留下了一抹清晖,来渲染那即将到来的幸福时光。
或许是上天有意的安排,或许是他们命中注定有此劫难。就在当天薄雾笼罩的清晨,强哥已随部队悄然开赴到了硝烟弥漫的南疆。来不及向初玉告别,来不及说一声“山高水长的守候,直到永远永远”。一段错过了的缘,就这样掉进了那涓流不息的小河,成了一场经年的漂泊。

部队回撤的战斗仍然异常残酷激烈。强哥带的阻击排负责全团的断后。输红了眼的敌人不惜血本地向我方阵地轮番进攻。敌情通报一个营的兵力,事后查明整整一个加强团。坚守了一天一夜、毙敌300多名之后,通讯电台终于传来了团部对阻击排的通令嘉奖,并命令迅速回撤。强哥收拢部队后发现,身边活着的战友只有9人,其中重伤4人,轻伤2人,携带的弹药已基本打光。他们已陷入了绝境。只能做好与敌同归于尽的最后准备。刹那间,敌人一排炮弹便呼啸而至,一阵山崩地裂之后,阵地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部队回国了。强哥被认定为烈士,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由于没能找到强哥的遗体,在广西宁明县的烈士陵园中,强哥的墓只是衣冠塚。强哥家乡的父老乡亲也专门在后山树了一座3米多高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李强英雄”四个烫金大字。
唯有初玉竟然没掉过一滴眼泪,她仍然感觉到强哥的存在。她不相信强哥会弃他而去。三个月后,初玉换去宁明教书。她要陪伴他的强哥,她知道强哥不怕死,怕的是孤独。倘若他能回来,第一眼想看到的也一定是她呀。
然而,时间并没有凝固,一切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整整过了两年,“烈士”强哥竟然以最后一批战俘的身份被遣返回国了。
原来,当时敌方清理战场时发现,阵地上32人均已殉国,只有强哥尚存一丝气息。

也不知昏死了多少次,昏睡了多少天,当他苏醒后才发现,身上7处中弹,左腿已被截肢。环顾一下周围陌生的环境,一种羞耻的感觉顿时爬上了心头。难道我真的成了国人唾骂、自己也从小到大都认为不耻的、贪生怕死的战俘吗?
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强哥求生的意志力,几次拔掉针头意欲奋力撞墙,都被敌方医护人员拦下。后来医院居然将固定强哥四肢的绷带,改为铁丝捆绑。细细的铁丝深深地扎入体内,那种钻心的疼痛,直让想自杀了结的人都望而却步。精神上的折磨才是最大的伤害。敌国驻地百姓听说抓了个中国伤兵,多次拥进病房轮流对着强哥甩耳光、辱骂和吐沫子。伤势稍有好转,敌方的审讯、策反便轮番上阵。强哥抱着决不泄露部队机密、决不背叛祖国的信念,咬紧牙关,一声不哼。直到1981年3月5日,强哥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移交名册上只有“无名氏”三个字,连部队代号、出生日期都是空白。证明强哥真的是只字未吐。

组织决定很快下来了。取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评了个三等残疾并作为士兵复员回乡。在陵园的强哥烈士墓也将拆除。强哥似乎并不在意那些属于身外之物的所谓功名利禄。但当他得知32名阵亡兄弟的英魂仍然没有回家时,他万分愧疚,当即蒙生了寻找烈士遗骸的想法。因此只提了两个要求,保留墓地,作为32名英烈的安息地。自己改名李小强,就让过去的李强成为历史吧。
强哥真怕玷污了“烈士”的英名,偷偷回乡了一趟,便循着自己的第六感觉,悄然消失在宁明境内。
每年清明来给强哥扫墓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强哥自己,另一个就是心中再也装不下别人、依然单身的初玉。强哥自然明白了一切,但头上戴着“俘虏兵”的帽子、心中怀着对英烈们的愧疚、身上还有残疾、伤痛,只有将那份不动声色的爱,安静地藏在心底,默默地在远处守望,只是一味地打工积攒点经费,然后又以旅行者的身份数次出境。38个春秋就这样过去,终将32名兄弟带回了家。

幸福终于降临,在今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强哥老家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费尽周折找到了强哥,给他按正连职转业军官待遇办理了退休。虽然“荣誉称号”一事只字未提,毕竟压在强哥心理上的沉重负担已然去了大半。是时候将多年来积压在心底的思念,向初玉倾诉了。
今年的3月5日,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强哥与初玉再次相逢。渡口还是当年的渡口,可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却用一生的思念与守候,才丈量完这段初遇与再次相逢的距离。
这正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心甘,是情愿,是前世今生注定的缘……

作 者 简 介

周冬柏:湖南衡阳市人,现居广州。文学爱好者,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创作的散文、诗歌散见于《羊城晚报副刊》《诗刊》等。素以语言朴实、文字优美、感情细腻而受到读者的欢迎。
主 播 简 介

高珺珺:研究生学历,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先后在市级共青团、工会等部门担任过领导职务。有数十篇文学、新闻、绘画、学术性论文作品发表于国内各类报刊杂志书籍,并荣获不同奖项。个人业绩被收录在国家级、世界性大型人物典籍中。
曾多次策划、组织、主持过市、省级、全国级各种文艺活动。其主持的专题片《漫步锡都》多次在市、省电视台播出。其诵读作品两次被遴选推荐在2ac澳洲华人广播电台“空中朗诵”节目中头条播送,两百余首诗歌朗诵、歌曲演唱、口哨演奏作品在近60个文学艺术微信公众平台发表。
一位亦歌亦画亦诗亦诵亦口哨亦乒乓,来自彩云之南美丽锡都——个旧的诗歌朗诵爱好者,中华诵读联合会会员,多个诗歌微信公众平台特邀主播,华人文艺联盟副社长、特约朗诵顾问,丝路云梦诗书画苑朗读团团长。
现为“百花苑.珺之春”文化公益平台创始人、艺术总监、总社长。微信号:wxid_t4beodgn56lw22或cj406784468 ,微信公众平台:百花苑珺之春 (lD:Bjzc99)。
作品转载自“百花苑·珺之春”文化公益平台

欲聆听资质主播的品质原文朗诵
请关注:

百花苑·珺之春
公众号:Bjzc99
百花苑•珺之春文化公益平台
投稿微信:mingdi0613
